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创新机制强监管 筑牢防线保安全 我院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2025-04-03

近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工作目标及健全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阶段性工作进行梳理汇总。其中,我院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公共卫生职责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为筑牢患者安全防线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构建三级管理体系

建立“医院-科室-病区”三级疾控监督体系。

实施2+3+N模式(两专三兼职N个重点科室管理员)实现了疾控监督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二专”是疾控中心派驻专职疾控监督员一名,公共卫生科设立专职疾控监督员一名,负责统筹协调全院疾控监督工作。“三兼”是公共卫生科、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后勤保证部二级管理部门各设置一名兼职人员,在不同专业领域挑选出兼职监督员,从各自专业角度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与管理。

同时,在各重点部门如重症医学科、感染疾病科科、发热门诊、消毒供应中心、产科、医疗废物处置、检验科等设置科室管理员,选拔3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任专职监督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这种三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不同人员的专业优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有效提升了疾控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强化督导落实

推行“日常自查+专项督查+联合指导”相结合的督导形式。

通过科室日常自查、职能部门专项督查、多部门联合定期指导等形式,对院内各部门的疾控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重点检查传染病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对本部门的疾控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保障部门内疾控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督导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和流程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并现场反馈,要求相关部门限期整改。

质量管控深化医防融合理念

利用院内公共卫生三级管理体系,在质控小组会议室上培训疾控监督工作内容,强化疾控监督工作在临床科室落地,并做实做细,且有成效。

结合院内“多长高转”患者质量管控机制,强化多病共存患者预防为主的医防融合理念,将预防保健措施融入到患者诊疗活动中,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医疗服务与疾病预防的有机融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准度

作为全省首批全国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试点单位,推进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预警系统上线,充分通过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分析患者检查、检验、用药、诊断等数据,自动推送疑似病例信息,提醒临床医生完善检查、及时报告,显著提升传染病监测准确性和报告及时性,杜绝迟报漏报。

同时利用疾控监督信息平台开展自查与督导工作。疾控监督信息平台,涵盖了传染病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医废处理等多个模块。各部门通过该平台实时上传相关数据和工作记录,随时查看和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发现问题-整改反馈-追踪问效”闭环管理机制。结合院内“三级五类值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在院晨会上反馈、医疗总值班反馈等形式,将有关问题列入医院值班摘要,各院区、各部门负责人严格落实,督查办监督、追踪落实,形成“发现问题-快速响应-立整立改”快速处置机制,持续优化疾控工作水平。

搭建实训基地

在省疾控局、省疾控中心指导下,按照院党委工作安排,整合发热门诊、内镜中心、医废处置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重点科室技术资源,建成省级疾控监督员实训基地。通过实操教学环境,强化监督员在不同场景下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筑牢专业基础。

通过以上一系列创新举措,我院疾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促进了医防融合的深入发展。未来,医院将持续探索和创新,不断完善疾控监督工作新模式。(公共卫生科)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