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生
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图书馆老一代负责人,我的青春年华和图书馆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调配出我丰富多彩的青春生活。这里流淌过我们辛勤的汗水,这里回荡着我们甜美的笑声。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图书馆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让我一直牵挂、一直期待。
河南省人民医院图书馆由1981年成立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资料室发展而来。在我工作这么多年间几经变迁,图书馆由一间小小的房间发展到占地1000平方米,由几百本专业图书建设到藏书一万三千多册、期刊五千多册,这里面渗透了历任图书馆人辛勤的汗水,也注入了院领导殷切的关怀,使图书馆在医院的科研、宣教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是张育化老师。1990 年由我接替张老师担任图书馆馆长。我2010年退休以后由陈石平接任馆长。
1981年至1984年期间,图书馆(当时还是资料室)坐落在现门诊东区康复科的位置; 1984年搬迁至现门诊西区位置; 2000 年又迁至老急诊楼西侧: 2003 年搬迁至东院老干部病房楼十楼; 2009 年3月搬迁到省医科教大厦七楼,终于旧貌换新颜,建设成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查阅便利的现代化图书馆。现图书馆拥有图书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采编室和馆长办公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在馆藏建设上,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我们有选择地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及数据库。用科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利用围书馆资源,我们开展读者教育,培养医生、学生和职工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举办了有关计算机检索方面的讲座,为他们讲解如何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文献,使读者提高查找文献信息的能力。
图书馆的同志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为医院的专家和临床医生提供阅览服务;为进修医生和临床实习生提供学习资料。这样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和进修医生,帮助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更大的发展。
图书馆拥有团结奉献的团队。自1984年搬迁后,在老主任张育化的带领下,全体同志把堆积多年没有上架的图书一本一本地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3版及4版进行分类整理上架:建立帐册,并建立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图书馆不断以崭新的面貌面向全院职工。1998年图书馆增加了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为医院科教研检索查新。2005年开辟电子阅览室,在院内帮助读者检索所需文献。
图书馆共搬过四次家。因为大家都爱书如命,所以每次搬家都很辛苦。记得1984年那次搬家,因为医院要扩建门诊楼,所以院里要求急,我们全体同志都是加班加点,把所有的图书、期刊按顺序打成捆,标上记号,利于搬运和归类。我们只用一天一夜全部搬完,没有影响医院的整体工作。
在图书馆工作中,清产是最费劲的事,因为要把财产帐上的内容与馆藏的所有书刊进行比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两人一组,将书刊一本一本从架上取下,与帐本上的各项内容比对,完全符合后放回原处,如有不符就要修改。清产工作进行了两,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7年。为了不影响借阅,工作人员总是尽量在不闭馆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这样无疑就加重了工作负担,但同志们毫无怨言,每次都是认真负责地做好清产工作。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代图书馆人相继退休了,图书馆迎来更多的继任者。新的人员、新的馆址、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方式,图书馆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新同志将继续保持和发扬老一辈图书馆人的精神,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医、教、研的职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