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来岁,因“反复大出血”入住妇科,完善检查后才发现这个病人不光是子宫肌瘤那么简单,还合并有全身大动脉炎,腹主动脉几近闭塞,通过两侧的胸廓内动脉等大量侧支血管勉强维持双下肢的动脉血供。这是一种可能跟先天、免疫、雌激素持续升高有关的慢性动脉炎症,直接导致子宫肌瘤无法行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好在还有我们微创介入治疗,即将给子宫肌瘤供应营养的双侧子宫动脉分支“堵住”,把肌瘤慢慢“饿死”、吸收,同时还可以保住年轻女性的子宫甚至生育功能。
术前看到病人的CT血管成像,知道这个手术不简单,但真正去做时才发现是真难做!一个是腹主动脉几近闭塞,一方面导致大腿根部双侧股动脉根本摸不到搏动,穿刺右股动脉时全凭平时经验积累的感觉。同时血管内壁由于长期炎症导致血管内壁比较脆,即便是我们身经百战的大鹏医生,也是几次反复尝试才穿刺成功!另一方面,仅剩的腹主动脉下段空间有限,常规用Cobra导管无法成攀,直接导致超选择进入双侧子宫动脉的难度大大升高,再加上两侧子宫动脉起始段狭窄且迂曲明显,只能小心翼翼捻着微导丝,唯恐将慢性炎症的动脉内壁“捣出”夹层来,经过反复耐心尝试,才将微导管慢慢送进去!右侧则就更难了,导管无法成攀,连右侧髂内动脉都无法进去,更别说进其分支——子宫动脉了!继续执行“非常规血管非常规手段”策略,把造影导管头端略做修剪,让其头端能“耷拉”到髂内动脉入口,随后再用微导管慢慢超选择进入右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
至此,手术耗时两个半小时,单纯沐浴射线84分钟,最后靠介入医生的技术、经验、耐心和奉献精神,将手术成功完成!所以,介入医学不是一种单纯穿刺、插管的简单技术,而是在精湛技术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微创、高效、并发症少,更好的解决常规内科、外科技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临床问题的第三临床学科。(综合介入科 曹广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