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流感来袭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

时间:2023-03-15

春天如约而至,流行性感冒病毒却也蜂拥而来。在全民“勤洗手、戴口罩”进行预防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呢?


糖尿病患者易感染 一旦感染危害大


糖尿病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有免疫反应降低、肺功能顺应性下降、呼吸肌肌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多病共存及营养不良等状况,是容易患上流感的高危人群。


感染发热等应激反应可刺激机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性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使血糖明显升高。高血糖和血糖波动会增加流感的严重程度。因此,糖尿病与流感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而感染又会导致难以控制的高血糖,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加大临床治疗难度,延长病程。


得了流感 科学用药是关键


加强血糖监测 坚持使用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在得了流感期间也需要继续使用降糖药。即使因胃肠道不适等无法正常吃饭,也不可贸然停药,要加强对血糖的监测,包括三餐前、餐后、睡前和夜间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指导降糖药的使用剂量。随意中断降糖治疗,尤其是胰岛素的治疗有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急性并发症。


感冒药的选择要谨慎  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选择药品时,提前查看药品成分,尽可能选择无糖的感冒药和止咳化痰药,如无糖型感冒清热颗粒、无蔗糖复方鲜竹沥液等。有些复方感冒药含有血管收缩剂,如盐酸伪麻黄碱,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否则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或脑卒中。


饮食的注意事项


流感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如果进食量不够,血糖会下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如面条、稀饭、牛奶、果汁等。感冒药多数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一般会大量出汗,使体液丢失,糖尿病患者服用此类药物还要注意补充水分,维持体液平衡。如有呕吐腹泻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


这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诊


一般情况下,如果流感症状较轻、家中备有相关药物,可以先自行用药。但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诊:持续高热大于3天,剧烈咳嗽、咯脓痰、血痰或胸痛,呕吐、腹泻、无法进食进水,“三多一少”症状加重,出现脱水症状,嗜睡、意识不清、神志改变,呼吸深快、呼出气体带有苹果味等,血糖低于3.9mmol/L或高于13.9mmol/L


预防流感 衣食住行要当心


避免受凉:及时增减衣物,春“捂”秋“冻”,初春时节,要慢减衣物,避免受凉致病。

营养均衡:饮食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天然食物,适当多饮水。

住处通风:保持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讲究卫生:勤洗手,外出回家后、打喷嚏、擤鼻涕后及时洗手。充足睡眠: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也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减少聚集:在流感高发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流感患者。

接种疫苗: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是流感疫苗优先推荐的重点接种人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疫苗接种,一般推荐在10月底前完成,以便早日撑起健康保护伞。(药学部  齐艳霞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