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孕期做好四件事 口腔健康有保障

时间:2023-03-24

妊娠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准妈妈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行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致使妊娠期女性患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病等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病情轻者引起牙齿疼痛、口腔不适、进食困难,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等。


孕期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孕妈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做好孕期口腔护理非常重要。


那么孕期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呢?


孕前进行口腔检查 消除孕期口腔隐患

计划怀孕前半年,要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如存在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在妊娠期加重。如口腔内有牙齿残根、残冠以及阻生智齿,要及时拔除,消除可能发作炎性的病灶。如有缺失的牙齿,及时修复,保证口腔正常的咀嚼功能,以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孕期重视口腔卫生 做好口腔清洁

牙刷宜选择小头软毛的,且每3个月要更换一次牙刷。可以选用含氟牙膏,坚持每日3次有效的刷牙,每次3分钟。如果两餐之间吃点心等,要及时漱口。还可以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等,增加清洁效果。如果孕吐严重,每次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择期进行口腔治疗

孕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口腔疾病发展较快,准妈妈要每1-2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患,趁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持续扩大发展,影响母婴健康。若检查中发现比较严重的口腔疾患,准妈妈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治疗。


妊娠的前3个月和后3个月,准妈妈在接受口腔治疗时,由于疼痛和紧张易发生流产和早产,因而尽量避免口腔治疗。口腔治疗一般选择妊娠的4-6月,此期胎儿发育比较稳定,是相对安全时期。


酸甜摄入不超量 饮食均衡保健康

孕期避免大量食入酸性食物,防止造成牙本质敏感。少吃甜食、加工食品,少喝碳酸饮料,有利于身体和牙齿健康。


孕期要保证摄取的食物品种丰富,营养均衡,包括足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钙、磷等微量元素,如新鲜果蔬、鱼类、瘦肉、蛋类及谷物,维生素A、D等,保证孕妇及胎儿的营养供给,促进胎儿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提醒大家充分认识到孕期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做好孕期口腔护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拥有好的牙齿——牙好胃口才好,以确保孕期能够吃好、喝好,保证母婴健康。(口腔科门诊  李文凤)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