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
且CKD导致的死亡率逐年上升
早期发现CKD
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
提高治疗效果

今年世界肾脏日主题是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举行肾脏日大型义诊活动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邵凤民
带领专家团队现场义诊;

同步在线上线下
开展科普讲座活动
正如今年肾脏病日主题所讲
我们要调整肾脏病防控策略
让大家都能
科学预防慢性肾脏病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三年败光两个“亿”?!
22岁的小陈是位美发师
每天和染发膏、柔顺剂打交道
为顾客带来时尚和美
每天忙完已是深夜
才有时间点些大鱼大肉、烧烤啤酒
犒劳肚子
这样的节奏一干就是三四年
今年年初
小陈开始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
起夜多,易疲劳
脸和脚也肿了起来
在家人的催促下
小陈来到肾内科就诊
检查结果一出
可把大家吓得不轻
血肌酐已经达到了640+
已经患上了慢性肾衰竭!
小陈难以置信
年纪轻轻
自己怎么就成了肾衰竭病人?
医务人员却给了他
一个形象的比喻
拥有两颗健康肾脏的人犹如手握两个亿的富豪,正常人不停地消费,虽然从不查询余额,但一辈子也花不完。
可小陈挥霍无度,让他年纪轻轻就花光了一辈子的财富,直到他银行卡提示他“余额不足”,为时已晚!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曹慧霞说
在临床工作中
像小陈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
有些染发剂中含有的
苯二胺对肾脏有毒性
长期接触可能引起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大鱼大肉
更加剧了对肾脏的伤害
除此之外
一些有特殊生活习惯的人群
如吸烟、大量饮酒、熬夜
高强度健身+大量蛋白粉
长期使用美白用品
频繁文身、染发者
也有着较高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越早发现,越好治疗
“肾脏病之所以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主要还是因为发现得太晚
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多数肾脏病病情可以控制、改善
而且早期是可以逆转的
怎么守护好2个“亿”的肾脏财富
肾内科主任医师曹慧霞为您支招
要想早期发现肾病
最有效的方法是尿检
血液肾功能检测和
肾脏超声检查也很重要
通过这几种方法
能够筛查出90%以上的肾病
除此之外
生活中还有一些征兆
也预示着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提醒着人们要引起注意
1.眼睑浮肿或腿部的轻微浮肿
肾脏负责水液代谢
眼睑浮肿是写在脸上的预警信号
2.观察尿液
颜色:正常尿色是淡黄、透明的
如果尿色突然变红
且没有食用特殊的食物
那应该是肾脏出了问题
泡沫:正常尿液的泡沫较小
排便后很快就会散去
如果尿液泡沫很大
且长时间不散
就在提示尿中可能有蛋白
尿量:正常人每天排尿约1000~2000毫升
尿量变多或变少
都可能是肾脏疾病
3.皮肤瘙痒
肾不好时
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
会通过皮肤排泄
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4.头痛、乏力、睡眠不佳
肾病合并高血压
会导致出现头痛、乏力、
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症状
肾脏是一个代谢器官,血压的变化、代谢的紊乱、滥用药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因此有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1.高血压人群
长期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
会造成肾功能减退
因此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至关重要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
是每年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
3.有长期用药史的人群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
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氨基糖苷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以及某些减肥药
保护肾脏要从生活点滴入手
避免以下4种坏习惯是护肾的第一步
1.吃得咸
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的
摄入太多盐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
2.经常憋尿
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炎症反复发作,会损害肾功能
3.大鱼大肉,爱喝酒
吃太多蛋白类食物
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大量饮酒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4.不爱喝水
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
容易引发肾结石
建议每天至少喝水1200~15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