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警惕!这几类人泡脚不注意,小事也能变大事

时间:2019-10-12

有一个流传了1700多年的养生方法,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将它记载于册,民间谚语“晨间三百步,晚上一盆汤”说明了老百姓对它的认可和喜爱。它价格便宜,人人可享受,它操作简单,人人都能学,它效果明显,几乎立竿见影,这就是在养生界被公认的万能良方——泡脚。


但是,也正是因为该良方,63岁的老张进了医院ICU。


泡脚引发感染 他被送进ICU


日前,63岁的老张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他脚踝处的皮肤有的已经溃烂结痂,有的伤口还在往外渗着脓液,周围的皮肤已经变成了黑红色。老张说,脚踝之所以变成这样,全拜泡脚所赐。原来,老张患静脉曲张7年多了,经常感到脚踝周边发痒,听邻居说泡脚可以活血止痒,舒筋解乏,于是他每晚用五六十度的热水泡脚,边泡边挠,确实感觉舒服了不少。然而不久后,老张发现脚踝的皮肤出现了破溃,而且面积越来越大,伤口也不见愈合,眼看着周围的皮肤都要溃烂,老张赶紧来到医院。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被医生立刻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王龙安说,老张患的是下肢静脉曲张伴皮肤溃疡和感染形成,如果再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老烂腿”,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全身感染,面临截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泡脚的舒适感从何而来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符晓阳介绍,泡脚带来的舒适感其实与血管有关。泡脚可以使下肢(小腿及脚)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被及时带走,也就是减少了局部代谢废物的蓄积,所以泡完后人们会感到解乏,舒适。


这三类人,泡脚需谨慎


泡脚虽舒服,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这几类人,尽量避免泡脚。


一、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符晓阳说,泡脚会使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泡脚只会加重瘙痒,一旦皮肤被挠破,细菌便大量繁殖,侵入血液,导致感染扩散,严重时造成菌血症、败血症。


二、体弱多病者和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过高的水温将导致下肢正常血管过度扩张,出现“盗血”现象。这会导致心、脑、肾等脏器供血减少,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由于其下肢处于慢性缺血状态,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水温过高而不知,造成烫伤。另外,泡脚不能使动脉闭塞供血增加,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加重,疼痛加重。


三、糖尿病患者。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亚专科主任张会峰介绍,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受损,不能正常感知温度,所以容易导致烫伤。此外,过高的水温将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易造成皮肤干燥、皲裂。糖尿病人的皮肤发生溃破,很难自愈。脚上已经有破溃的糖尿病足患者更是要禁止泡脚,以免发生感染。


泡脚有讲究


医生建议,泡脚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温:38℃—42℃;2.时长:15-20分钟,不宜超过30分钟;3.对于糖尿病人,建议温水洗脚5分钟即可,不要泡脚。洗完后用棉质毛巾擦干脚趾缝,睡觉前要认真检查足部皮肤有没有破损,平时穿白色棉袜,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处理。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