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腹疼2年还会“跑”!竟是结扎用的银夹在“捣鬼”

时间:2019-08-27

生病后,两周还不能确诊,就属于疑难病例。45岁的刘女士属于不折不扣的疑难病例,她腹痛近两年时间,还没诊断出来原因,疼痛还会“跑”,疼得厉害时,感觉腿都跟着肚子一起疼。就像有一个会动的东西,在肚子里来回游走一样。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病痛居然跟十几年前的结扎手术有关。


肚子里的“小东西”


近2年,刘女士被“肚子疼”折磨得快要崩溃。她平常挺注意养生,可右下腹却莫名其妙地出现疼痛不适,时轻时重,时而在这儿,时而在那儿。偶尔还呈放射性,放射到下肢。所有能做的检查都做过了,所有能用的抗感染和止痛药都用了,效果很差。“到底什么东西在我的肚子里乱跑?”刘女士绝望地想。一次偶然拍的腹部立位平片,发现了蛛丝马迹:只见片子上有一小点形态规则的高密度阴影。影像学医生、妇产科医生联合会诊,反复讨论后,考虑为“银夹脱落异位”。原来,那个会动的小东西很可能就是一枚银夹。什么是银夹呢?这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种普遍应用的女性绝育手术说起。它是用银夹、钛夹等物,在女性输卵管峡部无血管区简单一夹,阻断输卵管管腔,从而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效率高、痛苦小,很多育龄女性选择。刘女士就于2004年在当地做了银夹结扎术。手术顺利,但一些意外状况,如输卵管炎性增粗、放置钳夹持异常等,可能会导致银夹脱落。刘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它到底藏哪儿了


真相大白后,医生应该松口气了吧?不然。一组数据,能直观地说明手术的难度:银夹大小0.3×0.1×0.05cm,腹腔容积约60×50×10cm,按这个体积来计算,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腹腔不是空的,它充满着肝胆胰脾胃肠等脏器。随便一个肠脂垂或者一点网膜间隙,都可能把小银夹“藏”得严严实实。要在这样的空间里找一枚小小的银夹,而且位置并不确定,其艰难可想而知。当地医院尝试帮刘女士寻找小银夹,但术前床旁X线检查时,什么都没有发现。刘女士持续被疼痛折磨,几乎被医生下了“无法取出”的定论。不久前,她怀着一丝希望,找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知名专家魏利主任医师。面对这样棘手的病例,魏利也不禁感到发愁,苦苦思索该怎么找到银夹。她率领团队成员,包括樊茹佳副主任医师、徐跃勋主治医师、周岩主治医师、胡秋博住院医师,以及全体进修、规培医生,做了各种探查术中情况预估。


他们制定了以下预案:手术排在杂交手术区,可以随时C臂指导;若扎在肠管取出会引起肠穿孔,提前联系胃肠外科同事行肠修补或造瘘术;若扎在大血管鞘膜取出,会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术前备血、术前联系血管外科同事,随时上台协作……


生理盐水冲出“肇事者”


做好能想到的所有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后,治疗小组将上述方案提交全病区疑难病例讨论。全体医疗和护理团队认真讨论,并与刘女士一家全面沟通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达成一致意见。手术如期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进穿刺器,形成气腹,高清手术镜置入,只见左输卵管峡部的银夹没了踪影。因为疼痛主要在右下腹游走,术前考虑多为右输卵管银夹脱落,术中探查证实为左侧。从左下腹到右下腹,银夹“经过”的区域都可以粘连固定,那么长的肠管,该从哪里开始探查?魏利与助手从膈顶找到右侧结肠旁沟,从道格拉斯腔找到乙状结肠、再到结肠旁沟,小心翼翼探查着结肠、小肠表面,探查大网膜肝区到脾区,从胃大弯附着处探查到横结肠附着处。半小时过去了,无异常发现。魏利申请床旁C臂引导,发现本在右侧髂嵴附近的高回声移动到了上腹正中。手术小组用生理盐水大量冲洗,大网膜漂浮起来了。这时,一个小黑点漂进了视野。它被紧紧包裹在大网膜中,露出来的体积只有十分之一。比针尖大不了多少的小黑点,若干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屏幕,竟然一起看到了它。


“太棒了!”手术间发出欢呼声。手术小组完整取出了银夹。家属看到这枚银夹后,喜极而泣,拱手行礼。银夹找到了,患者病痛的根源消除了,治疗小组的心头大患也消除了。魏利介绍,银夹脱落异位症临床罕见,容易漏诊误诊。曾经做过银夹结扎术的育龄妇女,当腹部出现不明原因游走性疼痛,建议辅助检查加做腹部立位平片,排除这种疾病可能。(宣传部 张晓华)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