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医药卫生报》酷暑谨防肠胃疾病

时间:2014-07-25

本报记者 张 琦

每逢夏季来临,肠胃疾病就进入高发期。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丁辉表示,夏季天气炎热,细菌在高温下增殖很快,食品很容易发霉变味,人体的肠胃系统也比较敏感。因此,应及早做好日常预防,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肠胃病缘何高发

据丁辉介绍,首先,夏季天气炎热,空调房与室外的温度相差悬殊,一冷一热的刺激使血液中的组氨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腹部疼痛。其次,气温高的季节里,人体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某些分泌腺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人体常常出现消化功能减弱。

丁辉指出,剩饭剩菜或熟食容易被细菌污染,细菌会使胃黏膜遭受损伤;大量食用冷饮,会引起肠胃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这样会使肠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餐后饱胀感、恶心、呕吐、厌食、嗳气及上腹烧灼痛等症状。

进入盛夏后,除了饮食不洁易引发肠胃疾病外,过度依赖冰箱,贪吃凉食,也是肠胃健康的大敌。很多人习惯于把冰箱当成食品的“保险箱”,喜欢在冰箱中长期储存大量食物,又不定期清洁冰箱。殊不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引发“冰箱性胃肠炎”。

爱吃“夜市”影响肠胃功能

据丁辉介绍,每年夏季,医院消化内科接诊的肠胃不适及肠胃炎患者人数都会明显增加。夏季人们爱吃“夜市”,凉菜放置在室外,很容易滋生细菌,而烧烤后的羊肉串、鸡翅等,会大大刺激肠胃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令人“上火”。

肉类在烤炉上烧烤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可是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人体对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的摄入。如果经常食用这类食品,会造成这些营养素的摄入减少,影响其在人体内的利用。

不仅如此,如果在烧烤时,肉类没有完全熟透,食用者可能会感染寄生虫病。据卫生检查部门调查:露天烧烤的小贩,大多没有卫生部门要求的健康合格证,小贩是否患有传染病不得而知;肉串来源没有保障,少数黑心小贩甚至用死猫肉、鼠肉充当羊肉卖;露天烧烤往往挨着路边,过往车辆带来扬尘和尾气污染,在炎热的夏季更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很多人吃过烧烤以后会出现腹泻、恶心等肠胃疾病。

如何科学保肠护胃

据丁辉介绍,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流失较快。因此,夏季饮食更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夏季蛋白质的摄入不可减少,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同时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方式的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烧烤食品。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消化功能较弱,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为宜。凉拌菜时适当放点儿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还能杀菌解毒,预防肠道传染病。

此外,对于常坐办公室的白领人群,应合理控制室外温差,室内外温差3~5摄氏度为佳,空调温度控制在27摄氏度左右为宜,空调出风口不要对着人。

编辑:彭丽华

http://www.yywsb.com/bg/bg_list_sub.asp?id=1186495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