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及护理

时间:2010-06-15

先天性心脏病知识及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2)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目前,有些种类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可通过介入治疗彻底根治,患儿术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介入治疗成功率已达95%~100%。传统的先心病开胸外科手术需要闯过全麻关、开胸手术关及术后复原关这三道关,而且还会留下终身疤痕。而与此相比,介入治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 创伤小
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有2~3毫米的切口(一般不留疤)。无需打开胸腔和心包,更不需要切开心脏,对心脏几乎毫无损伤;
● 无需全身麻醉
仅在腹股沟作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的意外,以及全身麻醉对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避免了麻醉药物对儿童大脑智力发育的影响;
● 无需输血
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
● 术程短
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以封堵一个房间隔缺损为例,手术所需时间仅需30分钟左右,患儿术后6~12小时可起床活动,3~5天即可出院;
● 无排异现象
由于目前使用的封堵器均为镍钛记忆合金制成,无抗原性,在患儿体内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以下房间隔缺损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 同时患有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
● 肺静脉畸形引流;
● 严重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
● 伴心房纤颤(心率失常的一种)。

 

以下室间隔缺损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 血管过细,输送鞘难以插入;
● 缺损解剖位置不良,放置封堵器后可能影响主动脉瓣功能。

 

以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不宜接受介入治疗
● 并存几种心脏缺损或畸形;
● 患儿体重低于4公斤。
另外,有些婴幼儿的房(室)间隔缺损很小,只有1~2毫米,医生建议这样的儿童也不要急着作封堵术,因为这样的缺损很多可以随年龄增长自然闭合,即使不闭合,只要不发展,不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就对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父母要做的就是要定期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做检查,随时观察缺损有无发展,如有所发展,就应该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了。

 


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封堵介入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12小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下肢温度的变化等。
2.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用抗凝药物6个月。
3.术后要好好的休息,建议卧床休息1~2天,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4.饮食尽可能多样化,少食多餐,给予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