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有温度的”,一位讲师如是说。这是我5天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
2016年11月19日至23日在郑州中州假日酒店开展了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干师资培训班。参加会议的医生老师大约500人,其中近300人报名了全科分会场的培训。作为一名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一名未来的全科医生,我一次次被参会老师的热情感染,一次次为能够聆听全国各地专家的演讲而感到庆幸。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许多人已经不再陌生。这是从医学生到医生的一个过渡,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融合,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一项国策,更是国家对基础医疗建设的一种态度。这项政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已经实施数十年,而在河南则刚刚起步。这次培训班正是为了指导医生们如何进行临床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合格的住院医师应该是怎样的?
目前形势下的合格医生,似乎不是只会看病开药就能够胜任的了。我们应当思考如何保住我们的职位。当然,会看病,会开药是当医生必要前提。无论是PBL(问题式学习)还是CBL(案例式学习),无论是教学查房还是病例讨论,都是为了锻炼临床思维,教会我们如何去认识和诊断疾病,如何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但是,学会这些就足够了吗?你仍有可能因为一个电话而被患者投诉,仍有可能因为语言中术语太多而引发纠纷,仍有可能因为一个眼神而产生矛盾……很多时候都在上演“5年本科+3年研究生+4年住院医师+5年主治医师+一把刀=0”的悲剧。我不是在危言耸听,也不希望媒体总把医生和患者摆在对立面。我们应该学习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长更平稳。只是,很多能力我们在大学之中并没有学到。
大学之中看到的是冷冰冰的知识,进入医院接触的是活生生的人,如果还只用冷冰冰的检查去对待,得到的也只会是冰冷冷的语言。
医学应该是有温度的。它不仅仅是高冷的科学,更是医生与患者共同努力下战胜病魔的武器。它有时可能只是一句安慰的话,有时只是一次全面的查体。
有位门诊患者拿着体检结果去医院咨询。他有很长的吸烟史,胸片提示肺纹理粗,血常规提示血象稍高,医生说他可能有支气管炎,给他开了抗生素。可是吃了几天复查,血象竟然比前一次更高。他辗转去了几家医院,说法差不多,开药也一样,但是效果一直不好,血象一直往上升,胸片还是肺纹理粗。怎么办呢?他就一直在担心,会不会死掉呀。最后他去了一个全科医生主攻呼吸内科的专家那里。一去诊室,他就说“医生呀,救救我吧,我快死掉了!”经过这位医生的详细问诊查体,考虑他没有什么病,肺纹理粗就是长期吸烟造成的,血象高和他的紧张情绪有关系。但是怎么和他说呢?说他没有病,他肯定不信。最后这位医生告诉他,“你的确有点小问题,但是并不是很重,我给你的方案是一片药都不要吃了,每天睡够七个小时,多吃水果青菜……”过了一个星期,复查血常规血象真的下来了。疾病有时也只是需要时间来疗愈。
医学需要有温度。我们的第一次查体,第一次操作可以通过模拟人进行。可是如何接患者或家属的电话,如何告知坏消息,如何执行人文关怀呢。这些都需要去学习,去训练,去积累经验。
来自上海的那位讲者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各种模拟教学,不仅仅有模拟人上的心肺复苏、穿刺训练、气管插管等,也有模拟医疗现场、模拟医患沟通场景等。她们医院配备有专门的标准化病人(简称“SP”)用来配合医学生的培训。这些SP之中不乏专业演员,他们按照课程设计模拟现实中的场景,让医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医疗过程,学会如何应对各种临床状况。有个视频记录了他们用SP配合的医疗现场,看着医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就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医学需要温度,更是需要我们去注入激情和热情。这次会议迎来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但是到会的人数和会议的气氛却丝毫不受影响,很多医生老师甚至提前到场。我们也应当拥有这种不惧风雪、勇往直前的勇气,应当渴望知识如渴望温暖一样执着。
作为未来的全科医生,我们以后面临的是首次接诊患者,我们的素质、态度和温度将会是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第一印象。医患关系也会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改变。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抚慰人心的温度。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用温度驱散寒冬,让全科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