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Pugh分级标准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用以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该标准最早由Child于1964年提出,当时Child将患者5个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腹水、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的不同状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记以1分,2分和3分,并将5个指标计分进行相加,总和最低分为5分,最高分为15分,从而根据该总和的多少将肝脏储备功能分为A、B、C三级,预示着三种不同严重程度的肝脏损害(分数越高,肝脏储备功能越差)。但由于患者的一般状况项常常不易计分,随后Pugh提出用肝性脑病的有无及其程度代替一般状况,即如今临床常用的Child-Pugh改良分级法:Child-PughA级:5-6分;B级:7-9;C级:10分以上。其具体分级标准:肝性脑病(无:1分;轻度:2分;中度以上:3分);腹水 (无:1分; 少量,易控制:2分; 中等量,难控制:3分);血清胆红素(mmol/L) (<34 .2:1分;>51.3:3分);血清白蛋白(g/L)( >35 :1分;28-35:2分;<28 :3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秒) (1-3:1分; 4-6:2分; >6:3分)。
吲哚菁绿(ICG),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惟一批准的体内应用染料。注射入人体后会被肝细胞全部选择性摄入,经肝细胞分泌至胆汁,由胆道快速排出。ICG在体内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他肝外脏器排泄,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染料性药物。1956年美国Broker公司合成ICG并用于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近年来,日本发明了脉搏光度测定法,通过体外测定并比较血液中两种不同吸光物质的密度,对注入体内的ICG浓度进行实时分析,可快速、定量检测肝功能储备情况。日本光电研发的DDG-3300K肝功能分析仪是开展ICG清除试验的唯一的设备。ICG实验可用来评估预切除肝脏的大小,特别是肝癌和肝硬化患者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评定,帮助外科医生衡量切除安全性和进行个体化评估,如肝移植时供体是否合适,以及活体肝移植时受体评估等。
研究表明,即使是术前 Child-PughA 级的患者,术后仍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一般认为,正常肝脏的肝切除限量是预留肝体积不少于25%-30%的标准肝体积。对于无门脉高压征象的Child-Pugh A级病人,ICG-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