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现象:胃癌当成普通胃病治错失治疗良机
两年前,50多岁的王先生因“上腹痛、胃酸一年多”到某县级医院就诊,医生开了几种治疗胃溃疡的药,从那开始,王先生先后多次到该医院都以口服药进行治疗,疗效并不明显,医生建议王先生做胃镜检查,但王先生惧怕胃镜检查便耽搁了。去年5月,王先生胃部症状加重,不得已到市里的三甲医院就诊,王先生做了胃镜检查,通过取活体组织检查发现了癌细胞。遗憾的是,王先生的胃癌已经第四期(即晚期),癌细胞多处远端转移,基本失去治疗价值。因确诊太晚,没过多久,王先生便离开了人世。
胃癌早期症状近半不明显
胃癌为什么“凶险”高居肿瘤死因前列,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胃部症状,当发现明显症状时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大家应多关注胃癌症状。
一半甚至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胃癌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打嗝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也多是如此。
当然,并非胃癌就不能早期发现,关键在于有没有预防“胃癌”的概念,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新发胃癌在中国,相比韩国和日本我们的早期胃癌的比率非常低,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韩国日本也属于胃癌高发国,但是他们的早期发现率非常高,使得治愈率也大大提高,这主要因为韩国日本胃镜检查的普及。
胃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勿信偏门歪道
“我院引进先进的胃肠彩超,不插管确诊良恶性胃病,随查随走”,这种经常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出现的宣传语。这则广告,吸引了众多因惧怕做胃镜检查,又想确诊胃病的人。体外的胃肠彩超并不能确诊早期甚至中期胃癌。彩超是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密度,所反馈的回声也不相同的工作原理进行检查的,多用于实心脏器,比如心脏。但胃是空心的,胃里的空气密度相同,根本反映不出实际情况,正规医院是不会这么做的。
早期胃癌不仅症状隐匿,而且抽血、超声、CT等一般的检查手段还难以发现:胃癌的早期可能仅有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目前的CT、彩超等技术是无法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
确定胃部疾病是良恶性的最简单的检查仪器就是胃镜,胃镜也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胃内的真实情况,需要做病理确诊的,还可以通过胃镜取活体组织进行进一步检测。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胃镜已经越来越细,而且无痛胃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患者可以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人们大可不必谈胃镜色变。
胃镜下结合肉眼观察与病理学分析可以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做出准确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消化科,医生会根据病史建议上了年龄又没做过胃镜进行胃镜检查,胃镜能排除或早期发现胃癌。
除了合理的胃镜筛查,有时一些症状也需要警惕。比如普通胃病往往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比如喝酒、吃冷饭、喝冷饮等,而如果是胃癌可能没有明显诱因也出现的胃部不适。
胃癌的警示信号:
症状一: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
这些不适症状包括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没有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时好时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症状二:出血、不明原因的贫血
包括呕血、便血、黑便。从胃部出的血液到达肠部变成了黑色,再与大便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当发现大便变黑、便血,不得有半点的怠慢,应赶快到医院检查,查清出血的真正位置(胃、肠都有可能)。
症状三:短时间内体重下降
如果恶性肿瘤长在胃部的隐密处或远离胃的功能区,即使长到很大甚至已经转移,可能也不会出现症状。此种胃癌虽然不会有明显的胃部症状,但因为肿瘤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和人体争抢营养,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如果一个人在30天内体重突然下降了5公斤左右,就应警惕是否患了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当然,在体重减轻的同时,还会有疲倦无力的感觉。
普通胃病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呢?
会,但并不是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患有以下4种胃病的患者,需注意。
萎缩性胃炎: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大的胃部溃疡: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残胃: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2年作用做一次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