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

结肠癌的标准手术:完整的结肠系膜切除术

时间:2015-04-17

        1988年,英国的Heald教授首先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概念,认为直肠癌手术不仅是切除直肠癌肿,还包括直肠系膜内的脂肪组织和淋巴结。

随着TME的逐步推广,直肠癌的手术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与直肠癌一样,结肠癌的转移首先是淋巴结转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充分切除区域淋巴结可以明显改善结肠癌病人的预后。因为淋巴引流是沿着供血动脉走行,而淋巴引流和血管都在结肠系膜内,因此,Hohenberger等提出完整的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要求结肠癌手术中充分暴露供血动脉并且在动脉起始部结扎,以保证最大限度切除区域淋巴结。与TME一样,CME也是按照胚胎解剖学结构,寻找正确的外科手术平面,遵循胃肠道癌根治手术的原则施行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贯穿精细解剖和精准手术的理念。实际上,这是胃肠道癌根治手术的基本要求。

1 CME的胚胎解剖学基础

        结肠及其系膜从胚胎时期就被一层筋膜包裹,这层筋膜被称为脏层筋膜(visceral fascia layer),主要是由胶原纤维组成,其内包含有结肠血管及淋巴;在结肠及其系膜的后方为壁层筋膜,含有少量的肌肉纤维。胚胎发育结束后,结肠系膜腹侧的脏层筋膜被间皮细胞覆盖、形成腹膜,即解剖学上的脏层腹膜(后腹膜);背侧的脏层筋膜附着在壁层筋膜上。壁层筋膜覆盖在肾脏、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前,是一层厚薄不均的纤维结缔组织膜,没有间皮细胞覆盖。结肠及其系膜背侧的脏层筋膜与壁层筋膜之间,解剖分离时可见类似白色毛发样组织,称为“天使之发”(angel hair);此间隙没有血管,是天然的外科解剖分离平面,类似于Heald教授在直肠癌TME中提出的“神圣的平面”(Holy Plane)。

        脏层筋膜像“信封样”包裹结肠及其系膜,包括系膜内的血管和淋巴,将其与周围邻近组织分离开来。此外,体外试验显示,脏层筋膜能阻止肿瘤细胞的迁移;破坏脏层筋膜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播散。因此,脏层筋膜是CME手术操作的解剖标志。只有深入理解脏层筋膜的结构,及脏层筋膜机械屏障阻止肿瘤细胞迁移的功能,才有助于外科医生完成高质量的CME。

2 CME的手术方法

2.1 CME的总体原则

        沿着壁层筋膜腹侧表面锐性解剖脏层筋膜,翻起脏层筋膜包裹的结肠系膜,安全显露供血动脉和同名静脉,先结扎同名静脉,然后在动脉起始部结扎,完整切除对应的结肠系膜。在描述结扎血管起始部时,Hohenberger等的原始文献中反复提到的是“结扎静脉和动脉”,因此,有必要强调CME应该是先结扎静脉再结扎动脉,这是无瘤术的基本原则。

        CME的核心内容是锐性分离胚胎解剖学间隙,起始部结扎供血动脉以及完整地切除结肠系膜,其中包含两个重要的胃肠道癌手术原则:一是整块切除原则,整块切除结肠及其系膜,避免肿瘤播散至腹腔;二是根治性切除原则,起始部结扎供血动脉可最大限度地切除区域淋巴结。此原则极为重要,因为有众多证据证明,淋巴结切除数目与结肠癌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

        约5%肝曲结肠癌可能转移至胰头,横结肠癌和脾曲结肠癌可能转移至胃大弯和左半胰下方淋巴结。因此,切除距离胃大弯10-15cm的大网膜以及胰腺周围淋巴结,也是CME手术原则之一。这也意味着,癌肿对应的网膜也要一并切除。

2.2 右半结肠切除术

        Kocher手法翻起十二指肠和胰头,完全游离右半结肠及其系膜根部之后,将其顺时针翻起直至肠系膜上血管起始部,以显露右半结肠的供血血管。从肠系膜根部去除覆盖在十二指肠和钩突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沿此间隙向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后的肠系膜上动脉分离。于起始部结扎回结肠血管和右结肠血管,整块切除右半结肠、末段回肠及其对应肠系膜,末端回肠-横结肠吻合。

        为了安全完成CME,传统手术技术以及解剖范围发生了变化。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时,不仅要切除右半结肠及其系膜,还要清除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和钩突表面的系膜组织,这样更易于和安全地显露、结扎支配血管的起始部。

2.3 左半结肠切除术

        首先游离结肠脾曲,将大网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与横结肠及其系膜分开,然后将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从后腹膜间隙翻起,与肾前脂肪、左侧输尿管和生殖血管分离开。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腹主动脉左侧结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然后在胰腺下缘结扎肠系膜下静脉,整块切除左半结肠及其系膜,横结肠左侧端与直肠上端吻合。必要时可游离结肠肝曲,以保证吻合口完全无张力。

2.4 乙状结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沿着乙状结肠动脉单向转移。因此,对于老年病人、尤其是合并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病人,可保留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于起始部结扎乙状结肠血管,整块切除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然后行降结肠远端和直肠上端吻合。

2.5 横结肠切除术

        分离横结肠右侧大网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于幽门下、胰腺下缘显露肠系膜上血管,结扎结肠中血管起始部。游离结肠肝曲和脾曲,整块切除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肿瘤对应的胃-结肠韧带,结肠肝曲和脾曲吻合。

2.6 联合脏器切除

        一旦癌肿侵及结肠以外器官或组织,或术中怀疑癌肿直接侵犯邻近脏器,手术切除范围必须扩大。采用整块切除方式,切除原发肿瘤对应结肠段、结肠系膜以及受累脏器,以免肿瘤残留或种植。否则可能导致局部复发和预后不良。

3 CME的疗效及意义

        尽管结肠癌的治疗是综合性、多模式的,手术仍然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手术技术是影响结肠癌肿瘤相关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Hohenberger等研究表明,沿着胚胎学间隙锐性解剖这一CME手术标准,保证了手术质量,改善了手术效果:R0切除率达到97%,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单纯手术技术的进步使得5年生存率至少提高18%。紧接着,West等将结肠癌的CME手术与标准手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血管起始部结扎的CME手术范围更大、切除组织更多:血管结扎至肿瘤距离中位数131 vs 90 mm(P<0 .0001),血管结扎至大肠距离中位数314 vs 206 mm(p <0.0001),切除肠系膜面积19,657 vs11,829mm2(p<0.0001),获得淋巴结中位数30 vs 18枚(p<0.0001);因为cme手术可以切除更多的淋巴结,使得结肠癌5年生存率高达89%。随后,bertelsen等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的结肠手术相比较,cme手术通过扩大切除范围、增加淋巴结切除数目,从而提高了结肠癌的手术质量;与此同时,cme并没有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新近,west和kobayashi等将欧洲的cme与日本的结肠癌d3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cme手术标本明显较长(324 vs 162 mm,p<0.001),切除肠系膜面积明显较大(17,957 vs 8,309mm2,p<0.001),获得淋巴结明显较多(32 vs 18枚,p<0.001);cme的切除范围更广泛,切除淋巴结数目更多。

        可见,CME规范了结肠癌的手术技术,在逐步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肿瘤学治疗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标准化手术。此外,因为CME的切除范围扩大、获取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使得国内外学者开始或更加重视结肠癌手术的质量控制问题。淋巴结切除数目可以作为结肠癌手术的质控指标。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