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3D打印技术助力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

时间:2016-04-01
 

自从3D打印技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心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就洞悉到该技术可能为本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并积极投身实践,不断探索和丰富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病学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不久前,我院心内刘煜昊、王忠民团队在高传玉副院长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为边缘欠佳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治疗。据了解,这两例患者术前彩超均提示房间隔缺损边缘非常靠近主动脉及上腔静脉,甚至缺损边缘距离主动脉及上腔静脉零距离,不符合目前指南推荐的介入手术指征。随后,我科通过3D打印模型反复进行封堵手术模拟,并结合自身丰富的手术经验,最终成功地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利用3D打印模型指导手术,不仅可以直观地显示病变部位解剖结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力地拓展当前指南推荐的介入手术适应症。

    经皮穿刺股动、静脉行先心病介入封堵国内开展20余年,技术已很成熟,疗效确切,不开刀,不开胸,不全麻,术后次日即可出院;一般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90%以上可行该类手术,但个别边缘不好的先心病患者是指南及共识中的相对禁忌,心内三在3D打印指导下的尝试,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开胸手术,拓展了边缘不好先心病不能介入手术的理念。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突破,也是河南省首次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心血管领域。

(心内三)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