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变化,以多重心脑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肥胖及糖脂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遇上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健康的“隐性杀手”。
一、什么是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复杂的以肥胖、血压升高、血脂、血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其主要为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它的中心环节是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全因死亡风险约为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的2-3倍。
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依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具有以下3项或以上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2、血压增高:血压≥130/85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3、血脂异常:空腹甘油三酯≥1.7mmol/L,空腹高密度脂蛋白<1 .04mmol/l,或确诊血脂异常并药物治疗
4、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三、代谢综合征伴高血压的危害?
研究显示,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85倍,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2.41 和1.63倍。代谢综合征类型中以腹型肥胖合并高血压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者的心血管风险最高(增加5.25 倍),如在上述组合基础上合并高血糖,则其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增加16.58 倍。两者的关系是代谢综合征加重高血压,反之,高血压又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四、代谢综合征患者为啥血压会升高?
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可能致病因素与遗传性、体力活动缺乏、衰老以及体内促炎症状态、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肥胖、胰岛素抵抗引起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炎症、氧化应激、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钠水潴留等多种机制导致高血压发生。研究证明,RAAS激活和胰岛素抵抗是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参与到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
五、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因?
1.年龄与性别:社会老龄化,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可能与环境因素的累积效应、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等因素有关。研究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等)多于女性造成的。
2.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约30%可遗传给后代。但目前尚未发现关键基因。
3.缺乏运动:运动过少、久坐不动(电器类普及、看电视、上网及打电脑游戏、乘电梯及乘出租车等等)易引起能量堆积,引起肥胖,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4.不合理饮食: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高糖饮食)、高钠盐、高蛋白饮食等均可造成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
5.不良生活习惯:不良嗜好及生活无规律(应酬、熬夜、吸烟、酗酒、久坐)等不良行为方式均为危险因素。
6.精神因素:家庭及社会矛盾如工作压力大(晋升职称及职务、就业难)、经济负担和子女教育等。
六、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管理
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认知行为干预、生活方式等)、药物治疗和代谢(减重)手术等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
1)限盐(<6 g/d),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新鲜水果、蔬菜和豆类)的摄入,减少糖、嘌呤、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采用DASH饮食);
2)控制体重:主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来实现。目标是至少使体重持久降低5%~15%,体重指数(BMI)<24 kg/m2,男性腰围<90cm ,女性腰围<85cm 。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研究显示对于肥胖者体重每减轻1 kg,可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降低1.05 mm Hg和0.92 mm Hg;
3)戒烟并避免二手烟;
4)戒酒或者限制每日饮酒量:男性<25g /d,女性<15 g/d;通过研究2700万人发现:没有安全剂量,饮酒量越高,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风险越高。
5)有氧运动:适当增加运动可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10%~20%。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球类或游泳等,每日运动30min以上,每周3-5次;
6)减轻精神/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降压策略
1、降压时机选择及降压目标值
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降压药物启动时机:对于有≥3个危险因素、或合并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蛋白尿、左心室肥厚、视网膜病变Ⅲ~Ⅳ级)、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立即开始药物降压治疗。药物治疗开始2~4周后,应根据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应在开始药物治疗后的1~3个月内(尽可能在1个月内)使患者的血压达标。
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代谢综合征患者降压目标值同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或合并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减低的患者,要求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但在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却未进行推荐。其原因可能是其合并疾病都有相应的降压目标,因而不再对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进行单独推荐。
2、哪些降压药可用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推荐代谢综合征患者优先应用ACEI和ARB类药物,尤适用于伴糖尿病或肥胖患者; 也可应用二氢吡啶类 CCB。联合用药时应首选ACEI+CCB或ARB+CCB。若患者伴心功能不全及冠心病,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RAS抑制剂降低血压同时改善代谢,是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优选降压药物。荟萃分析显示,ACEI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17%、心血管死亡风险19%、全因死亡风险13%。
(三)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降脂等综合治疗。
作者介绍
王景超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教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河南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会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委。
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治学严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对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症的预防、诊疗。重视临床教学工作,每年均带教下级医师、实习生及硕士生教学学习。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卫生部高年资医师班进修学习1年。以第一名,主持人获厅级科技新成果奖4项。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杂志等发表论文近30余篇,撰写专著1部,任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