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

科普:增强造影剂是什么?

时间:2018-08-31


增强扫描是指做某种影像检查时,平扫做完后,有些根据病情需要经静脉给予某种药物,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对比增加(反映在影像上即黑白对比)。这种药物称为造影剂或对比剂,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其机制是病变组织内血管丰富或血流缓慢,或血脑屏障破坏等,致使造影剂在病理组织中停滞、积蓄。

增强扫描的意义:

1、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

2、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3、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

4、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

造影剂种类:

1、常见的有:空气、水、硫酸钡、碘化油、水溶性碘制剂、钆制剂、氧化铁等。

2、根据不同用途可有:胃肠道对比剂;DSA或CT使用的水溶性碘制剂;核磁(MR)使用的钆制剂。

向体内引入的途径:


1、直接口服造影剂:

1)硫酸钡混悬液,用于胃肠道的造影,安全无副作用。例如,胃肠道钡餐造影。

2)碘制剂,如复方泛影葡胺,常用于CT扫描前半小时口服充盈胃肠道以减少胃肠道的伪影和增加对比。

2、直接灌注造影剂:

1)经导管注入水溶性碘制剂或碘油、水或气体做相关造影。例如,逆行性肾盂造影、经内窥镜胰胆管造影、窦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等。

2)经肛门灌注作肠造影,例如,钡气结肠造影、CT或MR结肠水造影等。

3.动脉内注射造影剂:

向动脉内经导管注射造影剂,采用DSA方法进行动脉造影或介入性治疗前的造影。例如,腹主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等。也可用于CT的血管造影。

4.静脉内注射造影剂:

向静脉内注射造影剂,目前多用于静脉肾盂造影、CT或MR的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MR血管造影。

造影剂的安全性:

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存在的各种不良或过敏反应,常见于碘制剂。主要应用于DSA的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

常用的碘造影剂有两种:

水溶性离子造影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

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较离子型副反应少。

据统计报道,使用碘制剂血管内注射发生过敏反应几率为3-10%;一般在用药后10秒钟至20分钟出现症状,极少数会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检查数小时后)。

造影剂毒副反应分三类:

1)轻度反应:有全身热感与发痒,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2)中度反应:全身出现寻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等;

3)重度反应: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


近些年来,提倡使用非离子型碘制剂,非离子造影剂比离子造影剂更安全、可靠,即使高危病人,使用也很少发生中、重度反应。但非离子造影剂价格昂贵,一般用于高危人群。

特别要求病人要及时地向医生提供自己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是过敏体质,以便提早引以注意。另一个方面的副作用是碘制剂的肾脏毒性作用,由碘造影导致的肾脏损害问题亦日渐凸显出来,造影剂肾病(CIN)是目前医院内发生急性肾衰竭的第3位常见原因,也导致晚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对于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否则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的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碘造影剂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情况下使用碘造影剂可能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可能性增加,建议检查前后48小时停药。检查完成后应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超声造影剂极为安全,副作用发生率很低,要比CT或MR低得多,且没有心脏、肾脏毒性。但是UCA在妊娠中不能使用,在一些国家中,哺乳期妇女属于禁忌。


关于使用造影剂家属签字

关于家属签字,目前的大部分是指CT增强用的含碘造影剂,有的医院核磁检查使用钆造影剂前也需要家属签字。这是在履行医疗程序的要求,家属不必紧张,但如果病人是过敏体质或肾功能问题要及早提出。当使用造影剂中发生过敏反应(主要是碘制剂)时,现场都有处理应急药物,有专门护士负责。造影剂迟发反应也有发生,也就是过敏反应不是当时发作,而是检查后数小时,或病人回家后出现,一旦出现上述的过敏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延误。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