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部分疾病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

时间:2022-05-30

部分疾病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

 部分疾病对ABO血型正定型的影响:

1. 肿瘤、白血病患者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ABO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一般不会改变。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但临床上某些疾病如肿瘤、白血病等可以造成ABO抗原减弱或缺乏。

有研究显示(100例患者),白血病和恶性肿瘤对血型抗原性的影响较大(分别为40%18.33% );而其他疾病对血型抗原性的影响较小(只占2.50%)1957年,Van Loghem首先报道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抗原表达减弱后,国内外不少文献陆续报道了白血病患者红细胞上A抗原或/B抗原表达强度减弱病例。人们逐渐发现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诊治过程中,有少数患者红细胞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合,这可能与红细胞ABO血型抗原表达强度明显减弱有关,然而至今为止对其机理的认识还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由于白血病时基因突变导致H转移酶缺乏或合成受抑制,使血型抗原减弱;或是白血病时白细胞病理性增生,红细胞增生相对受到抑制,也使血型抗原减弱。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在经过化疗或放疗后,往往会出现低血红蛋白、低血小板、低红细胞。肿瘤和红细胞生成异常对血型抗原起到了减弱的作用,而且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恶病质引发的贫血,使得红细胞数量减少,容易发生抗原性减低。还有肿瘤使唾液粘蛋白产生过多,遮盖了红细胞表面的原位点而导致血型抗原减弱。白血病等疾病导致血型抗原减弱一般是暂时的、一过性的,随着病情的缓解可逐渐恢复其原来血型,应引起输血检测的重视。由于白血病减弱的血型抗原仍有吸收相应抗体的能力,其能力较亚型抗原稍强。

临床实践中,血型减弱者并不一定误定血型,因为是否误定血型,与减弱程度有关,与定型血清效价及亲合力也有关。对白血病等患者验血型时要做正反定型加以确定。如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应做吸收放散实验和唾液或血清型物质测定及家系调查加以确定,以免误输异型血。

有研究显示,当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引起患者ABO血型抗原性减弱或消失时,绝大部分(97.5%)患者的血清中仍存在着规则的抗-A或抗-B抗体,唾液中含有相应的血型物质。因此,用ABO分型试剂红细胞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抗-A或抗-B抗体及唾液中的血型物质,对正确鉴定患者的血型是非常必要的。

2. 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帕金森病、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再障、多发性骨髓瘤、帕金森病、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均可引起ABO血型抗原减弱。再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病患者机体的造血功能减弱或遭到破坏可使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特别是粒细胞系统呈病理性增生,红细胞系统受抑制,成熟红细胞显著减少或形态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抗原性减弱或改变,从而引起机体血型血清学发生变化。帕金森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可能是由于一种长期的疾患导致身体抵抗力低下,是否与长期使用药物美多巴引起红细胞膜上一些抗原位点的消失或减弱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此应严格执行正、反定型制度;观察红细胞与抗-AB、抗-A、抗-B反应情况;检查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血型物质检查;红细胞上H抗原的强度;家系调查等。

3. 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化疗药物影响了基因或酶的某些环节,如破坏了DNA结构,影响了核酸合成,或破坏了酶的结构,影响其活性等,从而影响A抗原、B抗原的形成;或者化疗药物直接破坏了ABH物质结构,改变了其特异性,导致血型抗原减弱。

对患者移植骨髓干细胞主要是通过HLA配型来进行的,所以受者与供者之间的ABO血型不合也可以移植。但是移植干细胞后,由于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功能逐渐退化以致完全丧失,患者的红细胞不断衰亡,就由移植进的供者的干细胞担当起了造血功能,于是新生成的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就成为受者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红细胞上的抗原当然发生了变化,成为供者的抗原,就有可能出现原有抗原减弱(或混合凝集)、消失或体现新的抗原的现象。这种血型变异不同于前几种变异,不能在去处疾病、外界刺激等诱因后血型恢复到最初。异型 ABO血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血型变异,在受血者的血型跟供血者的血型一致后,不会再出现其他变化。

如果患者接受了ABO血型不同的骨髓移植,其血清中ABO抗体与红细胞抗原不一致。如A型人接受了O型人的骨髓后,血循环中有O型红细胞,但血清中只有抗-B(对反定型的影响)

4. 高水平可溶性血型物质的病人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极少数有卵巢囊肿的妇女及一些癌症患者,由于含高浓度的可溶性血型物质,使抗原减弱或消失,此血型物质分泌进入血液可以中和抗-A或抗-B。当使用未洗涤的红细胞用于ABO定型时,型物质就会中和抗-A或抗-B,引起假阴性反应。血浆中可溶性血型物质过多时,可中和抗体,导致正定型凝集减弱或不出现凝集,可洗涤病人红细胞后重复试验。  

5. 大量失血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致血型变异,其原因可能为大量失血后大量未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抗原减弱而引起的血型改变,且其随病情的好转而恢复。

6. B抗原的出现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B抗原是一种获得性暂时性的抗原,其产生与结肠癌、直肠癌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由于细菌的脱乙酰基酶的作用所致,此酶能使A抗原末端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水解成半乳糖,从而使A型变为AB(假凝集)即获得性B抗原,获得性B的血清学特征为只表现在A型红细胞上,获得性B抗原可能减弱A型抗原的抗原性,因在获得性B消失后,红细胞A抗原性增强。故常把A型误定为AB型,呈假阳性。这种抗原能与抗-B发生弱凝集,而病人血清中仍含有正常的抗-B,但不与获得性B细胞反应,分泌型人唾液中又无B抗原,只含AH抗原,好象红细胞获得一种与B类似的抗原,称为类B抗原。病情好转,类B消失。

具体还可见于:小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而致血型类B变化;某些胃肠道疾病患者,因肠壁通透性增高,O86大肠埃希菌的细菌多糖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使A型红细胞吸附B样多糖或者由于某些细菌的乙基酰酶使A型抗原表位单糖N-乙酰半乳糖胺乙酰而成为半乳糖胺,该半乳糖胺即为获得性B抗原表位。淋巴瘤患者检出类 B抗原,分析其原因可能淋巴瘤晚期,胃肠道淋巴结广泛受到浸润引起胃肠道广泛病变,同时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而致类B抗原获得。

B抗原与抗-B的反应比正常B抗原与抗-B反应弱,类B抗原是获得的,病情好转时类B消失,类B与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不同,前者只与抗-B反应,在AB型血清中不凝集,后者与AB型血清也凝集。在正常pH介质中,获得性B红细胞与人抗-B血清发生凝集,而在低于或等于pH6.0酸性条件下,半乳糖胺NH2变为NH3基,失去反应而不发生凝集。由此可以对类B抗原和B抗原进行鉴别。

7. 肝肾疾病、传染病或红细胞沉降速度增快的患者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正定型红细胞可形成缗钱状(假凝集),某些肝肾疾病、传染病或红细胞沉降速度增快的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或球白原增高或输代血浆血中含大量高分子右旋糖酐,都能使红细胞形成串钱状,发生假凝集引起血型改变。此外,短期内输入大量右旋糖酐等胶体溶液,能吸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可使原有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假凝集),从而引起血型的改变。

8. 患新生儿溶血病(HDN)婴儿及处在自身免疫或同种异体免疫状况的成人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患新生儿溶血病(HDN)婴儿及处在自身免疫或同种异体免疫状况的成人其红细胞严重地包被IgG抗体分子,与含有一定蛋白质浓度的试剂产生凝集。经常是蛋白质浓度18%22%的抗D试剂和蛋白质浓度6%12%的抗-A、抗-B试剂发生这种自发凝集。在45℃进行放散试验,可以从红细胞上解离掉这些抗体,此后,即可用抗-A、抗-B很容易地检测这些红细胞血型。含冷抗体IgM自身凝集素的红细胞标本,在盐水中也发生凝集,这类冷抗体可能由37℃孵育和37℃洗涤清除掉,也可由DTT等巯基化合物消除掉。自身免疫临床诊断AIHA,自身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后,在含蛋白的ABO定型血清中可能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如果血清中有游离的自身抗体,会出现抗-A(+)、抗-B(+)、抗-AB(+)Ac(+)BC(+)Oc(+)、直抗(+)。鉴定:1)37℃盐水洗涤红细胞至直抗阴性后检定血型;2)红细胞经酸放散至直抗阴性后检定血型。

9. 大量输血对ABO血型抗原的影响

国内李学琼报道,由于大量输注ABO同型血,一例患者的血型由A型变成了AB型,血型改变是临时的不彻底的改变,病情得到控制后血型再次变回原来的血型。

 

部分疾病对ABO血型反定型的影响:

1. 丙种球蛋白缺乏、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造血功能异常疾病对ABO血型抗体的影响

上述疾病有可能造成ABO血型抗体缺乏,以致常规血清学方法ABO血型反定型完全检测不到抗体,抗-A、抗-B缺乏的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这种人可能是属于免疫耐受现象,个体在胚胎早期接触了某种抗原物质,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细胞克隆被破坏,胚胎成熟或出生后不能对该抗原产生免疫功能。在ABO血型抗体缺乏中,以B型缺乏抗-A多见,其次为A型缺乏抗-B,较少见的是O型缺乏抗-A或抗-B,罕见的是O型同时缺乏抗-A和抗-B

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克隆恶性浆细胞在骨髓中无节制的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恶性疾病,由于骨髓瘤细胞可以分泌异常结构单一的免疫球蛋白和/或其多肽亚单位,患者血浆存在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造成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不足,致ABO血型抗体合成减少,不能凝集标准试剂红细胞(假阴性);或造成红细胞呈缗钱状凝集,加生理盐水可以消除此假凝集现象。

2. 免疫抑制病或经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新生儿和正常老年人(非疾病)ABO血型抗体的影响

免疫抑制病或经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新生儿和正常老年人中的抗-A、抗-B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如果抗体完全缺失,ABO定型只能通过正定型确定(9);如果抗体只是减弱,反定型可以通过增加反应时间和增加血清量(由正常2滴增加到48)来解决。反定型中也可加入一些反定型促凝剂,增加反应敏感性和凝集强度。

3. 血清标本中含有试剂红细胞保护剂成分相应的抗体对ABO血型抗体的影响

血清标本中如果含有试剂红细胞保护剂成分相应的抗体,则可能发生与ABO血型抗原抗体反应无关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假凝集)。出现此情况可洗涤反定型红细胞,并用生理盐水重新配置后再做反定型。

4. 冷自身抗体对ABO血型抗体的影响

冷自身抗体(病毒感染或其它临床诊断如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如抗-I、抗-HI、抗-IA和抗-IB,这些强反应性冷自身抗体在室温(1029)也可以凝集所有成人红细胞,包括自身红细胞和试剂红细胞。一般冷自身抗体弱于血清中抗-A和抗-B。血清中冷自身抗体影响到反定型试验的结果判断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消除冷自身抗体活性。

    a.将血清和试剂红细胞分别在37℃孵育、混合,并在37℃温度下判读凝集结果。弱反应性的IgM-A或抗-B在此温度可能不反应,因为超过了这些抗体适宜的反应温度。

    b.应用“冷自身抗体吸收方法”去除血清中冷自身凝集素,然后用A1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

    C.应用巯基试剂处理过的血清进行定型检测。

5. 肝病、结核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血浆异常或静脉输用了大量大分子药物对ABO血型抗体的影响

肝脏疾病、结核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影响机体代谢的疾病,导致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A/G)倒置,干扰ABO反定型(假阳性)。某些患者因血浆蛋白过高或静脉输用了大量大分子药物等原因,血清蛋白质浓度或成分异常,体外试验中引起试剂红细胞发生聚集,类似凝集现象,如典型的钱串状红细胞簇(缗钱状)现象。这种现象可将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3倍即可消除,或应用盐水替换技术纠正这种现象。


部分疾病对ABO血型正反定型的影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AIHA)ABO血型的影响

自身抗体是指能与自身成分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有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但其效价很低,因而不足以引起破坏作用,反而可以协助消除衰老变性的自身成分,所以有人称之为生理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AIHA)是指由于自身红细胞膜分子构象改变、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某些遗传因素等,产生自身抗体和()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疾病。

在输血前配血试验过程中偶尔可能意外地发现一个D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如果其他的实验室试验证实不存在溶血性贫血,就不必进一步进行血清学研究,因为临床上无意义阳性DAT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8%。如果患者近几周输过血,有必要进行进一步试验。在后者情况下,应该进行红细胞洗脱试验,洗脱液可能有抗体,而且可能是临床上有意义的同种抗体。

    DAT的结果必须连同临床和其他的实验室数据一起解释。DAT的作用在于评估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病因,不能用来测定溶血存在与否。用单特异性抗-IgG和抗-C3d试验,阳性DAT的意义概括在下表中。

温抗体型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最普通的类型,和温度反应性(37)抗体有关,占所有病例的48%70%。温抗体型AIHA血清学检查结果简要概括如下:①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的存在;②阳性DAT;③血清和洗脱液中不完全抗体最适于在37℃反应。抗体通常与所有正常RBC发生反应,但是在一些情况能容易地显示出与患者自身RBC上的抗原反应得更好。温自身抗体存在有时血型鉴定比较困难。输血前检测:患者红细胞DAT通常为强阳性,在凝胶介质中会发生非特异性的凝集,正定型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如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反定型也会凝集。对于此类患者,要将红细胞上的抗体完全放散(推荐45℃热放散)下来之后再进行正定型的鉴定。用放散的红细胞吸收自身抗体后进行反定型鉴定,可以消除自身抗体对反定型的干扰。

    冷凝集素综合征(CAS):也称冷血凝素疾病(CHD),是伴有冷反应性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CAS实验室检查结果概括如下:①临床上明显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存在。②由C3致敏而引起的DAT阳性反应。③使用抗-IgG抗球蛋白血清时DAT阴性反应。④在白蛋白中,即使在高至30℃条件下,冷凝集素仍然具有反应性。冷抗体一般只有在4℃或22℃才显示高效价的冷抗体活性,在37℃不凝集同型及自身红细胞,其血清经2-Me处理后与上述成人红细胞在4℃不再发生凝集。输血前的检测:应该采用既能够检测弱冷反应自身抗体活性同时又能检测临床有意义同种异体抗体的方法。使用白蛋白和其他促凝剂都可能增加自身抗体的反应性。为避免检测结合的抗体,一般使用IgG-特异性试剂,而不是多特异的试剂。此外,可以选用在37℃条件下进行实验。

以上内容均出自《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李凌波 陈维佳主编)》。

转自: 输血视界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