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A型血易感新冠肺炎?血型与疾病相关科学吗?

时间:2020-03-30

A型血易感新冠肺炎?血型与疾病相关科学吗?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大、 武汉中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8家单位的最新研究显示:A、B、0、AB血型与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关联。具体来说, 0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不易感,风险较低;A型血对新冠肺炎相对易感,风险也较高。研究提示:A型血或需特别加强个人保护以减少感染机会。研究显示,在武汉市3694名正常人中, A、B、AB和O型血的占比分别为32.16%、24.90%、9.10%和33.84%。

     当然,这只是一个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述的是血型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不能简单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血型不见得就是导致感染率升高或者减少的必然原因。

     此外,即便血型与病毒感染有相关性,也不能用来指导防疫措施。如果与一个感染者进行了无保护的密切接触,O型血的人被感染仍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因为没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来对血型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是否具有相关性来进行论证,所以我们也只能作为一个分析结果来看。

     不过,血型与疾病的多发性是有关系的哦。
1「有趣的血型分布和演化」


不同的人种中,ABO型血分布是有差异的。

世界各国中,O型血最多,自西向东递减,原始部落的血型都是O型的,说明原始人类很可能都是O型。O型血在非洲、美洲、西欧都在40%以上,尤其是非洲和美洲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统计数据显示原始土著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基本都是O型血,比如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玻利维亚的3个国家O血型人口90%以上)。在东欧和亚洲则下降到30%~40%。

第二多的是A型血,从欧洲发散减少,欧洲O型血50%、A型血40%、B型血和AB型血10%,说明A型血很可能起源于人类迁移到欧洲之后。北欧的拉普人中63%的人是A型血,A型血很可能起源于此地。A型血在欧洲和美国加拿大达到45%左右(和当地O型血数量接近)。在美洲印第安人多的地区则下降到20%~40%。在非洲北部下降到30%-40%(接近欧洲),非洲南部则下降到20%~30%。亚洲也下降到20%~30%。

第三多的是B型血,从亚洲发散减少,亚洲B型血高达30%以上、接近O型血,说明B型血很可能起源于人类迁移到亚洲之后。印度西北部B型血比例最高,达到了41%。在东亚、东南亚接近甚至超过30%(满蒙回等游牧民族和中国北方地区B型血接近或超过30%)。在西亚和非洲都在15%~25%(直接从西亚经西奈半岛进入非洲)。在东欧B型血有15%~20%(欧洲的B型血都是来自亚洲的吉普赛游牧民族)。在西北欧、美洲、大洋洲基本都在5%~15%。

AB型血最少,也是从亚洲发散减少,并在不同地区跟随B型血的比例多少而同步变化,说明AB型血是跟随着B型血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又同时说明B型血很可能产生于A型血之后。在亚洲和东欧接近10%,在西欧、非洲、美洲低于5%,在美洲的有些国家几乎没有AB型血(O型超过90%的三个印第安民族为主的国家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玻利维亚,AB型血都几乎是0%,因为只有2%以下极少的B型血迁移到了那里)。


     不仅在全世界血型分布有差异,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血型分布也有差异,由北向西南方向,B型血的数量逐渐下降,而O 型血却逐渐增加,在云贵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血数量升高,福建和台湾地区O 型血的人比较多。


2「血型与疾病之奥秘」


O型血优势较多

     O型血比较不容易罹患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英国大学扫描调查了189人的脑部,发现O型血人的大脑灰白质比较多。灰白质多的人年老之后比较不易得老年痴呆症;

     O型血罹患血栓的风险也比其他血型少了30%;

     另外各国研究机构也发现了O型血对于疟疾、胃癌或肝癌的耐性比较强,就算得病了也较能抵抗。

     不过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易患上溃疡,主要也是由“幽门螺杆菌”导致。

A型血“优缺点”

      易患脑血管疾病

      A型血的人与脑血管疾病较有缘,特别是脑梗塞,为各血型之首,A型血的人还易患冠心病。

      这是因为A型血对血液黏稠度升高有较大的易感性,而血液黏稠度升高则是脑梗塞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偏头痛病患者中A型血的血小板黏附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不爱长胖!

      A型血的人体重最不易变化。

      因为A型血的人相比于其他血型对照组的人,胃酸分泌量较少,对肉类中脂肪与蛋白质的吸收有限,所以对他们来说,“长肉”的过程比较慢。

      即使是肥胖,多数A型血的人也属于敦实的“肌肉类肥胖”,而不是我们常说的“虚胖”。

B型血“优缺点”

     易患结核

     在疾病方面,B型血患结核病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血型的人,除此之外,龋齿也是B型血的人高发的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B型血的人器官移植的排异率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倍,与排异疾病相关的死亡率高达28%,为A型血者的2倍、O型血者的4倍。

      消化吸收功能强!

      B型血的人与其他血型的人相比,消化道的吸收功能较强。这样虽然更易长肉,但对于长身体的过程,以及大病初愈后的疗养过程来说,B型血的人要明显强于其他血型的人。

AB型血“优缺点”

     易患精神分裂症

    虽说AB型血者患结核病、妊娠贫血的比率比其他血型的人低很多,但据统计其患精神分裂症几率比其他血型高出3倍多,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在缺血性心脏病病人中,也以AB型者居多。

     当然,AB型血是地球上最晚出现的血型,但人数在不断增加着,由此可见AB型血的人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它同时含有A型和B型两种抗原,在某种程度上讲,拥有A型血和B型血的双重优点。

3「夫妻可能“血型不合”」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家庭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做准备。但有些第一胎生育没问题的,第二胎却发生胎儿溶血。这是什么原因呢?
     胎儿溶血又分为ABO溶血和Rh溶血。为什么溶血症多发生在第二胎,如ABO溶血,初次怀孕时,孕妈本身体内不会有多少抗A抗体或抗B抗体,所以一般溶血的情况不会那么严重。但是,再次怀孕的时候,经过第一胎,体内本身会存有抗A抗体或抗B抗体,那溶血可能性就增大了,情况也会严重一些。

     ABO溶血症

     如果丈夫是A型、B型或AB型血,而女性是O型血,怀孕时就可能导致母婴ABO血型不合。ABO溶血症常发生在第二胎,有40%~50%发生在第一胎。

     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病情方可缓解。

     Rh溶血症

     如果丈夫是Rh阳性血,而女性是RH阴性血,怀孕时可能导致母婴Rh血型不合,Rh阴性孕妇,发生胎儿溶血病的几率为1/20。

     患有Rh溶血症的婴儿可通过换血治疗治愈,换血疗法并不是指把孩子身体的血全部换掉,而是将其血液中比较容易导致过敏的红细胞换掉。

     据报道,在所有分娩中约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并不是所有血型不合的夫妻都会导致新生儿溶血症。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备孕夫妇最好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ABO血型不合的夫妻应测定孕妇血中的抗体及其滴度,效价≥1: 64时才有意义。

     对曾有输血史、流产史及分娩重度黄疸儿的孕妈也务必要做产前血型及血型抗体检查,从孕16周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孕28~32周期间每2周测定1次,妊娠32周以后每周测1次。

来源:每日献血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