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输血治疗竟有如此误区!

时间:2017-12-28

输血治疗发展至今,已经是众多急慢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其在补充血液或成分丢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恢复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胶体渗透压和血浆蛋白,改善凝血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输血是一项有效治疗方法,但也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而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却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和解读,有些在观念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需要纠正。

误区一血有营养,是万能药,输点没坏处,可以提高蛋白、增强免疫。

首先输血的治疗机制决定其不能预防机体血液成分的减损,而目前使用的血浆包括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因为可提供各种血浆蛋白包括抗体、补体、凝血因子等,对提高血浆蛋白水平,维持循环胶体渗透压,保持血容量,增强抗感染和修复能力,纠正凝血障碍所致的出血方面确有一定的帮助,但作用有限。因为每100毫升血浆所含蛋白仅有7克,浓度远低于白蛋白制品,其中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更是不足1克,而且种类单一,因此抗感染方面不如浓缩的丙种球蛋白制品。此外,血浆是去除了红细胞的血液,仍然具有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同时由于血浆中所含有的异体蛋白,特别是具有免疫功能的HLA抗体、HNA抗体等,还会造成受血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大量使用同种异体血液后,难免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抗体积累又会阻碍进一步的输血治疗。

 误区二要输就输全血,什么都有,一次输血可解决所有需要。

其实,全血不全。我们知道,血液是由占体积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经离心分离程序可以制备成红细胞悬液、浓缩血小板、血浆或冷沉淀等各种成分制品,每种成分制品的保存条件不尽相同,其中红细胞制品需要4℃保存,血小板制品和白细胞制品需要的22℃保存,血浆和冷沉淀制品需要-20℃以下低温保存。全血的保存条件与红细胞制品相同,而在4℃这个温度下,血小板保存6小时活性下降60%,保存12小时活性下降80%以上;白细胞保存6小时功能损失80%,保存8小时功能尽失;凝血因子中的因子保存48小时含量仅存10-20%。如此,全血中的主要成分只有红细胞还有良好功能,而其余成分大都已经失效或失去功能。可见,全血受保存条件的限制,成分损失较多,确实是不全的。此外,不按指征使用全血,极可能引发输血后的循环超负荷(TACO),特别是心、肺、肝、肾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

误区三血越新鲜越好,最好是热的,有活力。特别是全血,新鲜的成分全面。

新鲜的血液由于其血液成分活力高,纯度大,有害物质如钾、氨、乳酸等相对较少,因此被认为疗效好,副作用少。但新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有研究表明,血液成分制品符合保存要求的情况下,3天内的ACD红细胞、7天内的CPD红细胞、6小时内的白细胞、3天内的血小板,均具有良好的治疗功能,因此可视为新鲜血液成分。凡事均有两面性,特别是全血,因为新鲜,其所含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也相对较多,如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将受血者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并进行免疫攻击、破坏,便会引发严重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此外,因为受检测条件和检测能力的限制,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测窗口期始终难以避免,而未能检测发现的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72小时便可完全自行灭活,因此使用热乎乎的新鲜血或新鲜全血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误区四生活上知根底,自己家人的血更安全一些。

除同卵双生,世上再没有两个人的血型抗原谱是完全一致的,从免疫血液学的角度上看,自家人的血液不比其他人更安全。从经血传播疾病的角度上看,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定期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与其相比,亲属互助献血者仍具有比较高的输血传播感染风险。从输血反应的角度上看,受血者多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不能排异、清除输入的供血者淋巴细胞,当供血者具有较强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时,会反客为主,识别并攻击受血者的组织器官,导致TA-GVHD的发生。而在血源亲属之间,由于可能携带相同的单倍体基因,受血者免疫系统识别供血者免疫细胞的能力大大减低,发生TA-GVHD的机率也成倍增高,甚至是其他人输血的几十倍,因此同样具有较高的输血风险。

由此可见,正确运用输血治疗这一有利武器,必须具备现代输血理念,牢固掌握血液相关理论知识,清醒认识输血各种风险,严格遵循输血指南,做到从患者最高利益出发,合理应用血液成分,能不输坚决不输,能少输决不多输。

转自:输血资讯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