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献血者都认为,献血后身体会有所“流失”,需要用大量饮食来补充营养;所以每当献完血,筒子骨汤、鸡汤、排骨汤、鱼汤......恨不得天天大鱼大肉吃起来。
那么,真的有必要这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血细胞新生、补充。红细胞是血液中的“长寿者”,但也只能活120天左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更短,平均寿命分别为7-14天和7-9天。人体内的循环血量虽然循环恒定,但却是动态平衡的;即使不献血,各种血细胞到一定时间也是要死亡。
据了解,人体平时只有80%的血液参与体液循环,还有20%的血液储存于肝脏、脾脏和皮下毛细血管,人们称其为“小血库”。当人体少量失血时,“小血库”中的血液就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血液中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可由组织液得到补充,而血浆蛋白和红细胞则分别由肝脏、骨髓造血组织加速合成。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5%-10%,完全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血量逐渐恢复。
因此,献血后人体血容量很快就会得到恢复,是无需盲目进补的哟!
实际上,造血的原料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叶酸、维生素B等,这些原料在普通食物里面都有:人的血液中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它是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须的原料,在蛋类、瘦肉、大豆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所需要的铁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为“内源性”铁,即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所释放的铁,它可以被人体利用;其二为食物供应的“外源性”铁,如豆类、菠菜、花生、猪肝等均含有丰富的铁。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日从食物补充的铁仅需1毫克,就不会造成铁的缺乏。
此外,叶酸、维生素B也是造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和动物的肝脏、腐乳等食物中。
相反,大补的食物油脂普遍很多,叶酸和铁的含量却很少,不但不能起到补血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胃、肠及肝、肾等器官的负担,且摄入过多油脂易诱发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所以,按照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献血后完全不必多吃或进补各类营养品,只要多补充水分,注意饮食的营养价值,有选择地进食,您献血失掉的那部分血液很快就能恢复啦!
转自:每日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