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贮存式自身输血操作流程

时间:2018-08-25

由于输注异体血液可以导致感染性输血传染病和发生免疫反应等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自体输血技术有效性重新予以了评价。自体输血作为预防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一项临床输血技术正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为了进一步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工作,有必要须规范贮存式自身输血操作流程。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血液或/和血液成分,或回收手术野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经保存或/和处理后,当自身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自身输血主要有3种方法: 贮存式、稀释式与回收式自身输血。贮存式自身输血是在手术前数周乃至数月前采集自身血液( 全血或血液成分) 保存,以备手术时使用;也可在某些疾病缓解期采集自身全血或血液成分以备必要时使用的一种输血治疗方法。

一、适应征和禁忌症

(一)适应征  

        1)患者年龄一般在16~65 岁; 

        2)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良好,血红蛋白>110 g/L 或红细胞比容>0.33,行择期手术;

        3)心、胸、血管外科、整形外科、骨科( 尤其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失败修正术、股骨头无菌坏死带血管游离骨板移植术及脊柱侧弯矫形术) 等择期手术患者;

        4)体内含有多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所致血液交叉配合试验不合的患者;

        5)伴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需再次输血患者;

        6)稀有血型患者等。

(二)禁忌症 

        1)有疾病发作史而未被完全控制的患者采血可诱发疾病发作;

        2)有献血反应史及曾发生过迟发性昏厥患者;

        3)伴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室性心律不齐、严重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

        4)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5)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药物患者;

        6)一般情况下,孕妇应避免妊娠最初3个月和第7~9个月间采血。

(三)告知义务    经治医师须与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包括:

       1)自身输血目的、过程,涉及的危险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2)可能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意外原因( 贮血冰箱故障、污染、有异物凝块、过期等) 而需放弃自身血液;

       3)可能出现输注异体血液;

       4)患者或/和家属签署自身输血同意书(见附件),随病历一同保存等。

       5)倘若在术中及术后均未回输自身血液,患者应同意院方将自身血液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进行处置。

(四)患者评估分析

       1.输血科( 血库) 医师自身输血前须周密的计划,估计手术用血量与储血量、制定采血方案、决定是否需要使用促进造血药物。倘若需要应用,可在采血前一周补充铁剂,包括: 硫酸亚铁0.3 Bid~tid 或琥珀酸亚铁0.2~0.4tid 或速力菲100 mg, tid 或力蜚能150 mg,bid 至最末一次采血后几周或几月。有条件者可同时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 。

       2.输血科( 血库) 医师对每位自身贮存式输血患者必须有病史详细记录,包括现病史和过去病史、传染病史及重要脏器: 心、肺、肝、肾的体检、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3.采血前必须认真核对各种记录,采血前常规检验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不符合采血标准者应暂缓采血。还应鉴定患者的ABO和RhD 血型,以及不规则抗体检查,以防患者必要时使用同种异体血。

二、操作方法

(一)采集前准备

        1.采血器材与相关急救物品

          1) 采血器材: 采血椅(床)、采血仪( 秤)、1次性垫巾(纸)、止血带、消毒棉签( 棉球)、敷料﹑止血钳( 止血夹)﹑剪刀、标本管( 架) 、血液与标本运输箱、一次性利器盒、专用医疗废弃物品箱( 袋、桶) 、有效消毒剂( 2%的碘酒、75% 的酒精或其它有效消毒剂) 及相关物料。

         2) 配备处理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与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基本急救药品包括: 强心、升压、呼吸兴奋、抗过敏、镇静、扩容等药品。基本急救器材包括: 开口器、氧气瓶、输氧套管( 面罩) 、1 次性无菌静脉输液器及输液针头、无菌注射器及针头等。

        2.采血环境与人员准备

          1)采血环境    采血环境应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Ⅲ类环境标准执行。

          2)人员准备  

             采集人员准备: ①由输血科(血库)经培训医护人员实施,其它科室未经输血科( 血库) 同意不得采集;②医护人员应穿着清洁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帽子与口罩,保持整洁、卫生;③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流水严格刷手后,用消毒液浸泡3 min。每采1 个患者血前需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双手,操作完毕后,再次使用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双手。

            患者准备: ①患者应充分了解自身输血相关知识;②自身输血采血前1 d 晚上不要过饱饮食、不要过度疲劳,应予以充足的睡眠,洗澡;采血当日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

物和水果,避免饮酒、避免暴饮暴食及油腻食物;③采血部位应无畸形、炎症、皮疹、疤痕及不适于做局部穿刺的疾患;④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前,用肥皂水清洗手臂( 肘窝部位为

重点) 。

(二)采集要求与步骤

      1.采集要求

        1)采血剂量: 一般1次采血量不超过500ml或自身总血容量的10%,最多不能超过12%。[总血容量(ml) = 体重×7%],对于体重<50 kg的患者按每减少1.0kg减少采血8ml计算,儿童每次最大量8ml/kg。

        2)采集频次: 采血频次间隔至少3d,且最好在手术前3d停止。

      2.采集步骤

        1)检查1次性采血袋,确保外包装严密、无破损、无霉变,须在有效期内应用。开启、检查及校正采血仪(秤) 。开启、检查高频热合机,调整合适的热合强度。

        2)采血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病区、床号、住院号等,各项核对必须无误。在采血袋上明确标注。

       3)选择患者肘部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按静脉穿刺皮肤消毒常规作皮肤消毒,消毒面积不小于6cm×8cm。

      4)消毒区上方约5 cm 处系好止血带或血压表,压力保持在7kPa左右(40~60mmHg)。

      5) 采取措施防止空气进入血袋(如用止血钳、止血夹等),取下护针帽,检查针头无弯曲、无倒钩。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静脉穿刺。

     6) 静脉穿刺成功后,松开采血导管上的止血钳(夹) 行采血。

     7)立即维持静脉穿刺点与血袋的落差并启动采血仪(秤)保证采血全过程血液和保存液充分混匀。保持针头位置稳定,血流通畅,固定针头位置,用敷料保护好穿刺点。

     8)嘱自身血液采集者间断做松手、握拳动作,以保持血流畅通。对血流不畅者,应及时调整针头位置,以防采血中断。当不易观察血流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

    9)当血量达到要求时,嘱自身血液采集者松拳,松开止血带,用止血钳( 夹) 夹住针柄后导管,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拨除针头,嘱自身血液采集者用手指压迫穿刺点10min并抬高手臂,或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1h,避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10) 血液采集结束后,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病区、床号、住院号等,并予以登记。患者在血袋上签字确认,并标注采血时间。

   11)将已采集血夜的血袋导管进行热合,同时将导管内的血液移入标有患者姓名、病区、床号及住院号的相应试管内留取血样,供鉴定患者红细胞ABO血型、RhD 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使用。

   12)将针头与采血导管分离,针头放入利器盒内。

   13)采血后,患者自身血液必须做好各种登记和标签,血袋标签应与异体血液标签应有醒目的区分,标有“自身输血”字样,并填写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采血日期和失效日期,以及采血医护人员姓名签名。

14) 采血后,医护人员应及时清理采血区域,用消毒剂擦拭操作台及采血器材等。医疗废物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

 

 

(三)采集后处置

      1.血样处置与采集血液贮存

          1)留取血样本送输血科(血库) 进行红细胞ABO 血型、RhD 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

          2)鉴定后血样本至少在4℃标本冰箱中保存7d。

          3)设置自身输血专用冰箱,采集血液送至血液贮存室专用自身输血4℃贮血冰箱储存。自身血液必须与库存异体血液严格分开,保存时4种自身血液的血型需有明确标记。

     2.采血后患者护理及告知  

       1)患者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若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局部压迫。

       2)患者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12h 以上,避免穿刺点感染。应避免剧烈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3)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血容量恢复。

     3.《采供血规定》,自身血液不能转让给他人使用。

三、副反应及处理

(一)局部反应

      1.血肿采血部位出现血肿应立即停止采血。用消毒棉球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针孔并压迫,嘱患者抬高手臂达心脏水平以上持续10min左右。

      2.局部感染采血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提示有感染倾向,严重者可出现疖肿、蜂窝织炎、静脉炎等,应按相应的治疗方法分别予以处理。

(二)全身反应

      1.血压过低是最常见不良反应。对出现低血压、甚至心动过速和晕厥者,倘若恢复时间超过15min,可能出现潜在危险,应引起重视。故对情绪紧张者,应作科学宣传,打消顾虑;出现症状时,可让患者平卧,抬高下肢,肌注安定5~10 mg( 神志不清及呼吸困难者禁用) ,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

      2.其他局部感染后导致全身性感染,也可出现晕厥、肌肉痉挛或抽搐、恶心或呕吐、心功能紊乱或呼吸困难、空气栓塞或微血栓、失血性贫血等。应按相应的治疗方法分别予以处理。

来源:输血资讯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