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手术室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时间:2017-06-28

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使许多肿瘤病人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控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如骨髓、消化道、生殖系统的损害尤为严重。

抗肿瘤药物对人体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均有抑制作用。抗肿瘤药物汽化后通过皮肤、呼吸道等吸收进入人体。护士在抗癌药物配置过程中,当粉剂安瓿打开时及瓶装药液抽取后拔针时,均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药物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护士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如不注意防护,也会带来危害。

 

一、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1)对骨髓的抑制:抗肿瘤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注意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配置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形成肉眼看不开的含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护士长时间接触可出现骨髓毒性反应。

2)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抗肿瘤药物除产生骨髓抑制、皮肤毒性外,还可引起远期毒性,即生殖毒性,表现为对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3)过敏反应:对个别高敏状态的医护人员,接触某些化疗药物后可出现过敏反应。

 

二、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安全防护

 

接触抗肿瘤药物操作注意事项:

1)鉴于手术间内一般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密闭精华操作台”,建议巡回护士在配制抗肿瘤药物时尽量将治疗车靠近手术间的排风口,使污染的空气最快地向外弥散。

2)操作台面应覆盖一次性防护垫或防水治疗巾,减少药液对操作平面的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毕,应及时更换。

3)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裤,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4)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在瓶壁的药液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颈部。

5)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瓶壁缓缓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

6)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是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时造成的污染。要求抽取药液后,先不要拔除针头,在瓶内进行排气后在拔针,避免在空气中排气,使药液排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7)意外损失的处理:皮肤接触药液后损伤区域应尽快用大量冷水冲洗,并脱去湿衣服;溅到眼部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清洗10min,并及时咨询眼科医生以待进一步处理。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