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已走到第八个年头,时常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一个个冲动的背后缘起缘灭,花开花谢,很多时候都归于自己的惰性使然。作为一名男护士,从步入省医大门的青涩、茫然到工作中能够独挡一面;从当年的毛头小伙到如今的而立之年,有了我的那个她及我们的那个他;从最初的莽撞到学着去担当。青春在省医的大熔炉里彷徨过,激情过,困惑过,锤炼过。
不知不觉间来手术室已经40多天了,到现在仍有庄周梦蝶的感觉。角色的转换,专业跨度之大,每天面临的一切都充满了X因素。前几年医院和301开始战略合作时提出归零理念,虽然平时也思考过,但一切都不如现实来的那么猛烈。从内镜中心走到手术室,空间距离并不是那么远,平日也能遥遥相望。但专业技术需要自己用5年、10年或者乃至终身的时间去学习,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挑战的。2015年1月28日可能是到了耄耋之年仍记忆犹新的一天,第一次到手术室报道,第一次换上手术室的拖鞋,第一次被其她几位护士长热情迎接,第一次带上眼镜上班,第一次新奇而又胆怯的打量周围的环境,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一个个名医大腕的忘我工作场面,太多的第一次,现在的每天都会有很多自己第一次接触到的事物。最初几天,晚上躺到床上脑海里还在不停的过电影,不知道用恐慌这个词描述是否确切。但很快这种感觉就被手术室的工作氛围给磨灭了,山主任开始给做介绍时说手术室是一个半军事化模式,听后也不知索然。但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早8点到晚11:20,下午1点到凌晨3点,下午3点到旭日东升,夜班更是通宵达旦。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的背后是手术部工作人员那无悔的奉献、暖暖的互帮互助、满腔的热情、大大的正能量。无论是知天命的老同志还是14年新入职的同志都用自己的行动履行最初庄严宣誓的希波格拉底誓言。在他们身上更多的看到“堂堂正正做光明磊落的人,踏踏实实做敬业奉献的人,至诚至善做营造和谐的人,至精至美做追求卓越的人”现代省医人光辉形象的缩影。
清晨,那充满朝气的太阳还在沉睡,街上的路灯还在风中摇曳的时候,他们已经从这个城市的不同角落向着纬五路经三路的方向聚集了,路上经常伴随的是我们的城市美容师在辛苦的工作。很多科室还不到8点时就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面对蜂拥而至的患者及家属,面对他们充满希冀的眼神,面对他们心底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我们只能用行动去回报社会,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践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办院宗旨。
华灯初上,他们搭载着不同的交通工具向着南三环、三全路、科学大道抑或107辅道的方向,向着那个清晨孩子咿呀学语时:“爸爸/妈妈,不上班”的呢喃、向着那个父母明知无望却热了一遍又一遍的饭菜、向着看到街边的情侣十指相扣时在心底说的对不起、向着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埋藏在最深处的柔软、向着...、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在医疗环境不是那么好的今天,当我们的工作不是那么被理解,被认可时,也曾动摇过,也曾想过逃离,但耳濡目染间听到的是“我来吧”,看到的是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团结互助。常常被感动,常常心存感激,在感动中重拾斗志,在感激中踏步前行。
当阳光已成为一种奢侈品的时候,省医人把自己当做一盏灯,彼此温暖,彼此支撑,彼此抚慰。可能每个人的功率不一样,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一片组合起来看不见的光幕正驱散重重的雾霾。
华灯初上,又见华灯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