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爱
手术部罗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致我亲爱的赵卫丽老师
一袭绿色消毒服,一顶蓝色手术帽,一张蓝色防护口罩遮住脸庞,这就是手术室护士的形象。
作为一名手术室的护士,每天一上班,忙碌的脚步就分不清时间。有人形容手术室的工作就像一个不停旋转地陀螺,中间没有休息。手术室的工作缺乏规律性,只要一上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下班。忙起来,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平常。特别是今年,我院手术量较往年增多,而且大手术多,一台大手术基本上要占用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而这无疑加重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我们常常忙得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一台手术结束又接着另一台手术,工作紧张而忙碌地进行,可我们的护士却面带笑容,无怨无悔。
年轮带走了赵卫丽老师青春的面容,但带不走对事业的信仰和追求,她熟悉着岗位上的每一个角落,针针线线串着她的爱,刀刀剪剪系着她的情,经常监测着细菌达标的指数和手术中的止血纱布等影响手术成功的细小环节,由于工作特殊性,赵卫丽老师,经常因为连台手术,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在为她们奉献精神感动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身体担忧。为了手术事业的发展后继有人,她培养新人,规划明天的工作美景。
作为一个新人,我进入手术室这将近两个月里,对我关怀最多的是赵老师您,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您对我的关注是最多的。您能成我我的带教老师,是我三生荣幸。在工作中,赵老师您总是能耐心孜孜不倦教导我,在生活中我有您的微信您的联系方式,在下班之余,您能在微信里问候我,关心我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我发的所有朋友圈都在你的关注之中。待我如待自己孩子一样。
记得刚进手术室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无菌观念差,对手术室的概念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是您在这张纸上,勾画出一笔笔画卷。您经常教导我,要多用心记,多看多记,回家要把今天做的手术都写在笔记本上。无菌观念的建立,如何摆好手术台的,如何能清点好自己的器械,包括每台手术都应该注意什么,重点在那里都是您细心教导的成果,才有了我现在在手术室里的良好表现。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您无时无刻对我的鼓励,这也是让我在手术中屡犯错误,经常挨吵的动力。
我刚上手术的第二天,耳鼻喉科主任请来了北京的专家。我知道是北京专家来上手术的时候,紧张的不行。您在身边安慰我,说不要紧张,平常心、平常对待做好自己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是新手,上台还是不由的紧张起来,主任要的器械好多不认识,准备也不充足,被主任骂了一通。而您却站出来为我说话:‘这是我们新来的护士,好多器械不熟悉,很多手术步骤不清楚,不能这样打击我们的新入职护士。’虽然是很平常的话语,但是听在我耳暖在我心。很感动很欣慰我能有您这么一位老师。从那次过后,我下定决心,不为别的就为以后有老师能提起来了我是谁带出来的,不说争光了;至少不能丢赵老师您的人。每次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了,您还总是让我先去吃饭,自己在手术间忙碌工作,为我准备器械,帮我打好台子,等我吃好饭了上来了您把我该准备的全部准备好直接让我上台。每次您让我先下去吃饭的时候,我经常给您说,赵老师您先下去吃吧,我先收拾好在去。可是您总是意志坚定的说你先去,吃好了直接来上台,要不手术时间紧一会就没时间了,我不饿,等会不忙了在去吃。千言万语形容不了我的心情,只能在这里给您说一句赵老师您辛苦了。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水延续了生命。但那生命是脆弱的,苍白的。那么,是谁给了生命力量,又是谁给了生命色彩?--是爱,是老师纯真的爱。
花开花落,岁月匆匆流过,却不知哪年哪月哪日,您的额上犁出了深沟,您的双鬓平添了银丝,您把精魂给了我们,把柔情给了我们,把母亲般的一腔热血给了我们。您的爱也许有时严厉,但是严厉的背后是不易察觉的几许温柔。赵老师您的教导,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源远流长,深深铭刻在我心中。
---致我最爱的赵卫丽老师
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