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心血管内科首创一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新技术 将使更多的晚期心衰患者受益

时间:2009-09-27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组张嘉莹、张静、周晗、王现青、付海霞、陈保利等医生经过潜心研究,首创了无鞘植入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治疗晚期心衰技术。据悉,经检索,目前国际上仅有个别发达国家开展了该项技术,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日前,他们应用该技术为一例冠心病搭桥术后心力衰竭合并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成功实施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简称CRT),填补了我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使我院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衰技术跨入了国内领先行列。
    CRT技术即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治疗终末期心衰的前沿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由于心脏移植的供体不足所造成的晚期心衰的治疗问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降低了死亡率。2005年,我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组在我省率先应用常规术式为7例顽固性终末期心衰患者成功施行了CRT手术。
    CRT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其关键和难点是放置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并获得极佳的起搏参数。但目前国内外已广泛采用的术式操作复杂,术中出血较多,费用昂贵,反复的血管内操作极易导致冠状静脉夹层、穿孔及急性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致使很多病人望而却步,很多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将之放弃。为此,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并参阅国外有关资料,对常用术式进行了创新,在国内首创了无鞘植入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技术。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无需造影和加长血管鞘、导丝、电极传送支撑鞘、造影球囊等昂贵、复杂的造影、传送装置,而是利用X光解剖影像及起搏参数综合判断并定位,直接将左心室电极置入冠状静脉中段,由超软长导引钢丝引导抵达靶血管。该技术大大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及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不需进行血管造影及使用多种耗材,可降低近1/5的医疗费用(约1万余元),这将使更多的终末期、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受益。
    本例患者70岁,两年前因冠心病进行了冠脉搭桥术,近段时间发生心衰并心动过缓(心率仅26次/分左右),稍微活动就气喘、呼吸困难,药物治疗无效。4月21日,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组医生在中心导管室的配合下,首次应用无鞘植入冠状窦-左室起搏电极技术为其实施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术后两天,患者即下床活动。目前患者心率正常(65次/分左右),已能正常活动,近日即将出院。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要求术者具备扎实的心电生理基础和娴熟的心导管技术,而我院优良的彩超检测技术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病房)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