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沉默的杀手,可治的疾病

时间:2009-11-23

20年前,丙肝病毒被发现;20年后,这个沉默的杀手“伏击”了全球1.8亿人。丙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它是怎么传播的?它和乙肝一样不可治愈吗?

沉默杀手:潜伏10~20年才现肝损伤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但对于乙肝的兄弟“丙肝”,人们又了解多少呢?目前,全球有1.8亿丙肝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4倍;全球由丙肝相关肝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每10年上升一倍;而在我国,调查发现,全人群的丙肝抗体阳性率水平为3.2%,推算约有患者3800万。每年法定传染疫情报告显示,丙肝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丙肝病毒发现得比较晚,上世纪90年代左右才有丙肝诊断项目。加上症状隐匿,一般要隐藏10~20年后才开始表现出肝损害症状,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才开始有大量的患者被确诊的原因”。

据介绍,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症状,大约50%~85%的急性患者会进展为慢性丙肝,其中又有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10~20年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有1%至7%会演变为致命的肝癌。正是因为丙型肝炎缺乏特异性症状,使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感染途径:血液及不洁性行为。

丙肝的感染途径与乙肝类似,主要是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灭菌不充分的注射器及文身或打耳孔的器械。此外,不洁性行为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喷嚏、咳嗽),共用餐具和一起用餐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都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但乙肝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而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这是因为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变种。因此,丙肝的预防重点在于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筛选献血人员,杜绝丙肝病毒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不洁性行为及母婴途径造成的传播,并且要尽早诊断和治疗已感染丙肝的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源。

高危人群:定期查查丙肝抗体

由于没有疫苗预防,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丙肝抗体检查就显得尤为关键。以下丙肝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丙肝抗体检查:

1、凡有输血史者,特别是在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

2、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3、共用注射器者;

4、艾滋病感染者;

5、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

6、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丙肝阳性血液者;

7、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密切接触者;

8、与感染者性交或有不洁性行为者;

9、曾行介入性诊疗者(内窥镜、牙科器械);

10、做过文身、文眉、穿耳洞等人群。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目前,通过规范系统的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治疗丙肝主要是采用以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