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那些事

时间:2022-11-01
这是正常人所看到的


那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会让我们的视力一步步被黑暗侵蚀,最终导致失明呢?
  


其实啊,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作怪,顾名思义,它和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高达11.4%,糖尿病侵犯全身的微小血管,会引发眼、脑、心、肾等器官出现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引起的致伤残并发症中约55.2%为视觉残疾,平均每3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位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糖尿病是如何导致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呢?


让我们从眼球的成像原理开始说起,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是如何透过这扇窗户看清这秀丽的大好河山,其实人的眼睛近似于球形,被称为眼球。


眼球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视网膜等组成。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是一层柔软的膜,外界光线进入眼睛后,穿过玻璃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接收到图像信息后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分析、处理就形成了视觉,于是,便有了四目相对两顾无言的怦然心动。在这里视网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患者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


?这个病竟然能导致失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眼底照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照相


视网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是视网膜的营养保障的坚强后盾,目前认为慢性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介导多条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进一步诱发导致了微血管损伤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进而使视网膜的微血管逐步发生渗漏、堵塞、无灌注区形成、缺血缺氧、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那你知道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后果是什么吗?是的,失明!视网膜都掉下来了,还怎么接收图像信息呢?

除此之外呢,高血糖还会导致眼睛出现代谢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干眼症、视神经病变等。血糖的控制不容小觑!

有糖尿病的患者读到这里就有疑问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结局就一定是失明吗?


不是的,研究证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通过定期随诊、接受必要的治疗可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势在必行!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治本,积极控制全身病是本质,定期检查眼底是关键,还要戒烟戒酒、定期运动来阻止疾病的进展。


专家提醒您: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们,即使目前视力及眼底情况良好,仍有发生严重眼底疾病的可能。在疾病早期是不容易发现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3-6个月到正规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建立随访档案,此病早期、及时管理效果最佳。(眼科五   景丹丹)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