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每年约7600万次的多排螺旋CT检查中,有50%的患者需要使用含碘对比剂,外渗率为0.6%~1.2%。外渗导致的损伤94.6%为轻度,但仍有5.4%为中重度损伤。一旦发生对比剂血管外渗,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和肢体肿胀,重者发生皮肤溃疡和坏死,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是患处肌肉被动牵拉时疼痛加重,同时伴有皮肤苍白、溃疡、起疱以及患肢活动度下降、肢端发绀、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感觉异常等。外渗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在注射后24—48小时达到峰值,随后会有持续数周的慢性炎症反应。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按照外渗碘对比剂的量分成轻度外渗(<20 mL)、中度外渗(20~50mL)和重度外渗(>50mL)。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药物外渗分级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共分为 5 个等级:
0 级: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
1 级:病人出现皮肤发白、发凉症状,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外渗部位皮肤水肿最大处直径<1 英寸(1 英寸=2.54 cm)
2 级:病人出现皮肤发白、发凉症状,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外渗部位皮肤水肿最大处直径 1-6 英寸
3 级:病人出现皮肤发白、发凉症状,严重者呈半透明状,并伴有轻度或中度疼痛,外渗部位皮肤水肿最大直径>6 英寸
4 级:病人出现皮肤发白、发凉症状,伴有紧绷、渗出、 持续性剧痛,严重者可见凹陷性水肿和循环障碍,且外渗部位出现变色和肿胀,水肿最大处直径>6 英寸
针对患者外渗的程度,医护人员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轻度外渗:患肢抬高、局部冰敷或冷湿敷,并监测受检者情况
中重度外渗:
①患肢抬高、局部冰敷或冷湿敷;②50%硫酸镁、黏多糖软膏、0.05%地塞米松局部冷湿敷;③中成药制剂如意金黄散外敷;④人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快速止痛、消肿;⑤外科手术治疗:当对比剂渗 出量较大时会对周围组织产生机械压迫作用,引起急性筋膜室综合征,该症状虽少见但最严重,若不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丧失等;缺血性肌挛缩末期则需实施重建保肢手术,往往预后不良;⑥筋膜切开术:当出现明显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或筋膜室综合征症状时应该进行外科手术,此法能够很快缓解对比剂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并且预后良好,患肢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手术切口也完全愈合。⑦密切监测外渗部位的变化并给予对症处理。(医学影像科 段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