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竟然梦到
爱豆是我的蓝!盆!友!
傻笑着醒来
不免又要花痴
谁会是我的真命天子?
手机输入
竟然足足弹出了十几页结果
各种心理测试
AI画像、塔罗牌占卜
星座运势、面相分析
蜂拥而至
从未来老公什么性格
身份地位、经济实力、英俊程度
到我会在
什么时候在哪里
遇见他
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
作为新时代的高知青年
当然很不屑这种把戏
但看到测试结果时
却忍不住满脸的 姨母笑
“对对对!准准准!转转转!”
这难道是神秘主义
又一次在挑战人类的
认知边界??
毕竟
爱本身就是个
难以用科学解释的谜题
所以到底为什么
心理测试总是让我们觉得准准准?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两个!
一、只要夸夸夸 他就会转发
网上各类心理游戏
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
那就是使劲儿夸!
夸就完事了
我的用户是最棒的
黑的也能夸成白的
经过测试
……
漫步银河的梦想家
充满哲学的艺术家
您是魅力超凡的艺术家
面临生活压力的小伙伴们
突然得到一句华丽赞美
真的来之不易
管他真的假的
有没有理论支持
赶紧发朋友圈,展示!
二、只要模棱两可
就一定能蒙对一个
无论是心理测试
还是星座分析
答案中的话似乎总是模棱两可
涵盖人格特性的各个方面
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共同点
让测试者在潜意识中提醒自己:
自己是这样的人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医师吕路线介绍,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巴纳姆效应」。
即:人们会很轻易的相信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词语,觉得这些词语特别的适合自己。即使这些描述十分空洞,但仍然会认为这些词语能够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不信,您细品?
1 、我用情很深,对人很真。
2、懒,超级怕麻烦。
3、容易害羞,遇到喜欢的人反而会疏远。
4、我讨厌虚伪做作。
5、我内心其实非常叛逆,不要总是约束我。
6、喜欢吃,超级吃货。
是不是觉得条条都中!
每条都在说自己!
但这其实是摘录自不同测试中
最常见的6句话
专家解释这是因为:
“人会优先选择和自己相符的信息,或者选择能够接受的信息,然后就觉得它很准,这是一个求同倾向。”
所以觉得有些命理大师
或者网络测试很准
他们正是利用了这些原理
三、真正靠谱的
心理测试长啥样?
一个成熟的心理测试
要通过严格检验
需要收集很多人的数据
才能得出评分标准
靠谱的心理测试
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客观性、心理测试的首要原则;
标准化、保障同样的测试过程只出现一个测试结果;
稳定的常模、信度和效度。
然而网络上大部分流行
的心理测试并没有
常模、信度、效度可言
因此不足为信
吕路线介绍:
即使是权威的心理测评量表
也只是作为专业医生
收集了解病情的补充和参考
从来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四、出现这些症状
寻求专业帮助更有效
对自我的思考和探索
是人类天然的好奇
但是如果自己
或者身边的亲人出现:
1、性格改变,“突然间像变了个人”;
2、意志减退,“生活热情”突然丧失;
3、神经衰弱或躯体异常等情况;
请一定记得到专业的机构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自我诊断、依赖网络
都不是可靠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