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最近有件烦心事
右手食指不知何时多了个小伤口
还不时有脓液渗出
看了几个医生
有说是“疮”,有说是感染
又是切开排脓
又是吃药输液
……

然而
一通操作猛如虎
几个月折腾下来
受伤的手指不仅没有愈合
陈阿姨的右手手臂上
又陆续出现了
几个奇怪的皮下“肿块”

直到这时
陈阿姨才真的慌了神
近日
她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
抽丝剥茧 问诊如探案
看完陈阿姨的病历
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振鲁陷入了思考
1.原有伤口数月不愈
2.新的结节似乎沿着淋巴管扩散
一个推测在李振鲁心中隐约成型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
李振鲁又连续追问了几个问题
“什么职业”
“家庭主妇”
“啥时候发现伤口的?”
“有大半年了”
“过年你家年货买鱼了吗?”
李振鲁话锋突变
陈阿姨显然
被这个跳脱的问题
弄懵圈了
“有,有。
亲戚给送了几条海鱼,让尝尝鲜!”
说到这里
陈阿姨突然一个激灵
拍着巴掌跟李振鲁说
“拾掇鱼的时候,
手被刺破了,
伤的就是这个手指头!”
李振鲁主任这下便觉得
有了“九成把握”
他交代皮肤科李丽娜医生
对患者患处皮肤进行
组织病理检查及特殊染色
并对组织进行了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
科技助力 诊断如虎添翼
宏基因组测序的作用
宏基因组测序是通过全面分析患者样本中微生物(包括DNA和RNA),精准识别“坏分子”。他可以测的又多又快,让识别新发病原体的速度好比坐上了飞机,让感染治疗从“炮轰”到“狙击”,从而实现对感染性疾病的精准治疗。
测序结果不出所料
在陈阿姨的病变组织中
发现了“海分支杆菌”!
迁延不愈的伤口就是
由海分枝杆菌感染
引起的一种罕见的
慢性肉芽肿性疾病
这种病
一般由于患者接触污水
或患病的水生动物(尤其是鱼)而发病
“元凶”终于浮出水面
找到病因后
皮肤科为陈阿姨制定了
有针对性的三联药物疗法
效果显著
感染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
陈阿姨病情明显好转
什么是海分枝杆菌
在海水和淡水中均可存在,属分枝杆菌类,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超过37℃就很难存活。生活中并不常见,一旦侵入人体,开始表现为皮肤丘疹,随后引起浅表溃疡及形成肉芽肿,并会沿淋巴管蔓延(如手臂、腿部等)。虽然病情一般发展较慢,但若不加干涉,也会引发严重后果(截肢),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还会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
李振鲁医生提醒
海鲈鱼、条纹鲈鱼等
养殖鲈鱼、罗非鱼、淡水鱼中的鲤科类等
鱼类都较容易感染分枝杆菌
因此
对经常接触水产品的人群
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处理鱼类时最好
戴厚手套,以免刺伤
一旦不慎划伤
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治
并主动告知医生鱼类接触史
避免延误病情,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