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大河报》冰箱是保鲜工具,其低温环境只能降低细菌的活力—冰箱不是“保险箱”

时间:2014-07-18

记者魏浩

冰箱的普及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暴露了很多健康问题。急性肠道炎症、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的发病就与老百姓使用冰箱不当有关。根据《柳叶刀》杂志的报道,耶尔森氏鼠疫杆菌、李斯特氏菌等容易导致克罗恩病的易感人群发病。而研究人员在冰箱里保存的很多食物如猪肉、鸡肉、香肠、奶酪和莴苣中,都发现了这类细菌,因为它们易在接近0℃的环境下存活,通常的家用冰箱刚好适应这一温度。

克罗恩病是一种“冰箱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热、乏力、消瘦等症状,并会累及从口到肛门的消化道任何部分的特殊疾病,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贾百灵说,克罗恩病之前在欧美地区属于常见病,国内少见。但随着病理学科诊断技术的提高,很多患者也被确诊。

目前,克罗恩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持续腹泻、腹部绞痛、发热、直肠出血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身体乏力等毛病。影响儿童患者的生长及生殖系统,致其发育缓慢。由于它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被一些人称为“绿色癌症”。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腹泻患者,是因为摄入冷饮发病的。

河南省中医一附院脾胃科晓华五病区主任马素平说,中医认为暑期湿邪气较盛,导致人们肠胃功能差。加之很多人睡觉不盖肚子,导致腹泻的发生。“建议不吃隔夜食物,从冰箱拿出的饮料要等恢复常温后再饮用。”此外,马素平还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常备藿香正气水,或者藿香做的饮料。

健康使用冰箱的七条建议

冰箱常用冷藏温度是4℃至8℃,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细菌的确生长缓慢,但有些细菌却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冰箱的冷冻箱温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但冷冻并不就等于完全杀菌,有些细菌只是休眠,一旦解冻,这些细菌就又复活了。如何正确使用冰箱,让自己和家人吃的食物既新鲜又健康?专家给出了七条建议:

1.冰箱不要塞太满,冷空气需要足够的循环空间来保证制冷效果。

2.生熟食物别混放。食物与食物相接触,容易发生交叉污染,最常见的发生在生鲜肉、家禽肉、海产和蛋类这类食品上,建议将熟的食物放上层,生的放下层。

3.熟食从冰箱里拿出来,一定要充分加热。

4.生鲜蔬菜要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放置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

5.用存放在冰箱里的生蔬菜做沙拉,应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再温水过一遍;超过48小时的成品沙拉不建议再吃。

6.相对来说,水果存放在冰箱的时间可以久一点,但建议削皮吃。若发现水果已烂或质地变软,建议丢弃。

7.每半月至一个月清理冰箱一次:先取出冰箱内所有物品,然后用加了清洁剂的热水,彻底擦净冰箱内壁以及所有冰箱内的附件;再换盆水,换块抹布,重新用加了清洁剂的热水,再次擦净冰箱内壁及附件;最后用冰箱消毒剂对准冰箱内各个角落,直接喷射消毒;擦洗冰箱时,千万别漏了冰箱门上的密封条,这里是细菌最多的地方。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4-07/16/content_1111611.htm?div=-1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