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心跳骤停的抢救流程

时间:2009-12-27

心跳骤停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严重的低血钾、高血钾、酸中毒、碱中毒。

2缺氧: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

3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骤降,如快速大量失血、失液、过量应用扩血管药物、低心排综合症、大量应用肌松剂和镇静药等。

4意外事件:如溺水、电击、严重创伤等。

5心脏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心包压塞等。

6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奎尼丁类。

心跳骤停后循环骤停, 呼吸也就停止, 由于脑细胞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一般4分钟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10分钟就可能发生脑死亡. 所以心跳骤停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方可取得心肺复苏的成功。

方法为:

1让病人仰卧于平坦而坚硬的床板或地面上,在柔软的床上进行心脏按压常无效果。

2急救者双膝跪在或站在病人身体的一侧,靠近其胸部,解开病人上衣,暴露胸部。用一手掌根部放在病人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只手重叠于其上部手背上,两肘伸直,充分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及臂部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使之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对儿童力量宜减半。接压时要有规律,不能间断,也不宜猛压猛松,抬起时不要将手离开胸壁。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一岁以内的婴儿可采用双手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按压频率应>100次/分。

3呼吸的复苏与心脏的复苏是同时进行的。人工吹气法最为简便、迅速、有效。方法是将患者的头后仰,扬起下颌打开气道,一般用口对口吹气法,若病人牙关紧闭或口腔内有损伤时,可用口对鼻吹气法。操作要点是在保持呼吸道通常和病人口张开的位置下进行;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手按下前额并紧捏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开口紧贴并把病人的口完全包住,用力快而深的吹起,直到病人胸部上抬;吹气后离开病人口部并放开病人鼻孔,使其呼气,抢救者吸气,以便再次吹气;成人每次吹入气体约1000ml。

4电除颤使用时首先将除颤仪充电至200Ws,电极板迅速涂以导电膏或生理盐水,其中一个电极板放置在右侧锁骨下方,另一个为左乳头下位置,用力按压电板立即放电。若患者身体震动为有效放电,否则为无效放电。

抢救时要做到分秒必争,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吹气、应用药物及体外电除颤等。几项工作应同时进行,互不影响。有条件者立即送入医院抢救。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