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脊髓损伤后便秘

时间:2009-11-29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痉挛,使一半以上的患者出现便秘,有的患者则出现腹胀、腹痛、排便时头痛等;在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高。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排便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独立排便困难、便秘、腹胀、排便时间延长、或外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加强管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一、 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以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选择早餐后或者晚餐后进行排便,因为在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必须注意尽量保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排便,以便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
排便的体位:蹲或坐位时可以使肛门直肠角变大、伸直形成有利的排便角度,还可以借助重力作用使大便容易通过。蹲或者坐位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增加腹压。

排便的方法:餐后约半小时进行腹部按摩,或者用栓剂或手指按摩肛周或肛管,刺激排便反射的产生。手指刺激的方法是:将指套涂以润滑剂,手指伸入直肠,轻柔地扩张外括约肌同时紧贴肠壁作环形运动,每次持续1-2分钟,每10分钟一次,直至排气、排便,或者出现内括约肌收缩。
定时地刺激、收缩肛门括约肌可以促进低级排便中枢反射的形成。但是手指的刺激切记避免暴力。

二、 饮食管理

多纤维的食物可以增加和软化大便。还需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液体,每日的饮水量以2000ml左右为宜。某些水果汁如橘子汁、柠檬汁等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三、 药物治疗

口服缓泄剂:常用的如麻仁丸、果导、通便灵等。近来杜秘克的使用较多,临床上反应也较好。

直肠拴:如开塞露、甘油栓剂等,可以润滑大便,刺激肠蠕动,引起反射性收缩而排便。

灌肠:可以较快地出现肠蠕动而引起排便,但是长期的灌肠增加痔的发生率、并可产生灌肠依赖、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只用于其它措施失败以后。四、 外科治疗

顽固性便秘或者失禁的患者,经过一般的康复治疗无效,可以选择外科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功能性神经、肌肉移位或移植;选择性骶神经后根切断;肠造瘘等。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