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

林岩松教授谈甲状腺癌诊治——坚持多学科团队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追求精准诊治

时间:2017-04-03

强调甲状腺癌多学科团队协同下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甲状腺癌,通过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多学科团队的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控制。CSCO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的宗旨就是促进多学科融合,因此,加强多学科规范化诊治是CSCO年会上甲状腺癌专场一直的主题,在本次年会上,甲状腺癌专场的主题仍着眼于坚持多学科团队的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还进行了针对“客观认识核医学的辐射安全及防护”的系列教育,特别邀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Keon W. Kang教授,讲述有关核医学的放射安全和辐射防护。

追求分子特征驱动的晚期甲状腺癌的精准诊治

对于晚期甲状腺癌,尤其是碘难治性患者,因其无法从放射性碘治疗中进一步获益,病情进展快、难以控制,其后续诊治是国际关注的重点。晚期及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诊治一直是我们CSCO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早在2011年,我们即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前刺激性Tg来预判断患者的远处转移;还率先进行了肿瘤分子特征与甲状腺癌的摄碘特征关系的系列研究,发现伴有BRAF和(或)TERT突变的甲状腺癌患者,其远处转移灶更容易出现不摄碘的特征而发展为RAIR-DTC。RAIR-DTC病灶的及时诊断及定位将使这些患者及早终止不必要的碘治疗并为其后续其他有效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国际上针对RAIR-DTC的诊断及定位仅推荐价格昂贵的18FDG-PET显像,为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我们采用了99mTc-MIBI显像及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整合素显像用于诊断及定位RAIR-DTC的病灶。

目前,针对进展性RAIR-DTC,国际指南中推荐的仅有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但它们尚未在我国获批适应证,因此,我国的RAIR-DTC患者仍处于无药可用的状态。近期,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在RAIR-DTC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已拉开序幕,由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报告了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性碘RAIR-DTC 8周后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清标志物Tg在治疗8周后较基线平均降幅达68%,达到“生化部分缓解”。10例患者共18个靶病灶,治疗4周后即出现缩小,在8周后较基线平均缩小达40%,9例患者(9/10,90%)达到部分缓解,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达90%和100%。最常见的3级以上AE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和低钙血症,分别占50%、30%和20%,未观察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这些结果提示,阿帕替尼可安全用于RAIR-DTC,且在8周治疗中从血清学及结构影像学角度显示出高客观缓解率的的快速疗效。鉴于目前入组例数较少,疗效观察时间尚短,尚需扩大样本量,其长期疗效及AE仍在进一步观察中。近期即将开始另一项国产药物多纳非尼在进展性RAIR-DTC中的疗效探索,在其前期相关基础研究中,我们看到与国外类似小分子TKI药物如索拉非尼相比,多纳非尼不仅在结构上相近,而且化学性质更稳定,生物学特性更好,因此,这些药物的研究结果亦值得我们期待。

当然,靶向治疗的应用仍要强调规范,去年CSCO甲状腺癌专委会已推出《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的专家诊治共识》,并在其中明确了RAIR-DTC的靶向治疗的指征及终止治疗指征。在本次甲状腺癌专场之前召开的会前会上,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还就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规范开展进行了讨论。此外,我们要意识到,众多的靶向治疗药物起针对的患者群体和疗效各异,希望能通过特定的分子特征来指导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选择,实现对这部分患者的精准治疗,也将是我们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的研究方向。

甲状腺癌当前的热点问题——诊治过度还是诊治不足?

甲状腺癌以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引起全球性关注,国际上已提出了普遍开展筛查是早期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无需恐慌;但同时,我们在临床中也看到,也有很多患者的肿瘤极具侵袭性,甚至发现时即是晚期。初步的研究显示,BRAF基因和TERT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相关性。因此,在当前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追求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CSCO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将来工作的重点是,能尽早通过分子学特征筛选出那些侵袭性强的甲状腺癌患者,给予其重点关注和恰当的治疗。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