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健康管理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健康管理科(体检)
>
健康管理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动态
健康教育
医疗设备
一文带您看懂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G-17)
时间:2022-09-05
很多人在体检时会发现有胃功能一项检查,包括胃泌素 17,胃蛋白酶原,很多病友听说这是癌症相关的检查,所以一旦出现指标异常就非常紧张,今天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检查。
胃功能三项包括: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I 、胃蛋白酶原II。胃功能三项属于无创性检查,在对慢性胃病变进行胃镜检查前,可以将胃功能三项检验当成首选筛查方式。该检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助于判断萎缩是否存在,及存在的部位和程度。
胃功能三项
胃蛋白酶原(PG)
胃蛋白酶原(PG)是胃的一种细胞分泌的与消化有关的物质,包括两种同工酶,分别为PG I和PG II。主要是由粘液细胞、胃体以及胃底的主细胞所分泌。大部分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完成消化功能,仅1%的胃蛋白酶原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萎缩性胃炎时因为分泌能力的下降,PG分泌也下降,所以血清PG的下降可提示萎缩性胃炎的进展程度。
胃蛋白酶原I(PG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PGI主要是反映的是胃酸分泌的腺细胞的功能的指针,所以胃酸分泌比较多的时候,PGI会升高;如果胃酸分泌减少或者是胃黏膜腺体萎缩的时候,PGI就会降低。
胃蛋白酶原II(PG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PGII是跟胃底的黏膜的病变相关性比较高,所以如果PGII的异常,主要体现胃底的细胞功能下降。
PGI和PGII的比值更有临床意义,它的比值和胃黏膜的萎缩进展呈明显的相关性。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胃泌素(G-17)
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
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应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胃泌素17偏高,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出现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
胃镜结合胃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检查有侵入性,不适用于普查和筛查。而胃功能三项无创检测实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对于胃健康状况作出进一步判断,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 它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便于动态检测的检查方法作为胃癌筛查手段。
临床应用及解读
临床应用
早期初筛:高风险人群的胃部健康筛查;胃癌筛查。
辅助诊断,监测: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动态监测胃粘膜,辅助判断胃粘膜萎缩程度;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治愈情况;辅助评价幽门螺杆菌 Hp 根除治疗的疗效。
预后判断: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胃癌术后复发情况。
解读
一、PG:
PG I ≤ 70 ng/mL 且 PG I/PG II ≤ 3:
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
可能原因:以萎缩性胃炎居多,特别注意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
PG I ≤ 70 ng/mL 且 PG I/PG II > 3:
胃蛋白酶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
可能原因:以胃酸分泌少居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
PG I > 240 ng/mL 或 PG II > 20 ng/mL:
胃粘膜有破损,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或禁酒、两周后复查。
可能原因:PG II 较稳定,但胃粘膜受攻击或受破坏时活动期的 PGI会明显增加。HP 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可致血清 PG I、PG II 增高。胃溃疡复发 PG II 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PG I、PG II 增高明显。
G-17:
G-17≤1pmol/L:提示重度的胃窦粘膜萎缩风险或高酸;
G-17≥15pmol/L:提示胃体粘膜萎缩或胃窦增生的风险(需排除PPI等药物影响);
G-17在7~15pmol/L:提示非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 17 检测影响因素:
① 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 G-17,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② 服用 PPI类药物后,G-17 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若 G-17 升高不明显,则存在胃窦萎缩风险。
指南/共识
正是因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作用,被众多共识等文献所推荐进行胃部疾病的检测,内容如下:
低血清 PG I 水平和低PG I / PG II 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2008 年《亚太胃癌预防共识意见》第16条
建议有胃溃疡、胃息肉病史及腹疼、腹泻、消瘦、柏油便的群体可进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用于胃癌风险筛查。
-----2014 年《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联合检测血清 G-17、PG I、PG I/PGII 比值及 HPylori 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
-----2014年长沙《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血清胃蛋白酶原 PGI、PGII 以及胃泌素-17 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其程度。
-----2017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胃功能三项检查结合内镜精查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率。
-----2017年《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指南》
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作为胃癌筛查的依据。
-----2018年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的通知》
建议筛查对象
以下符合第 1 条和 2-6 中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 40 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H.Pylori 感染者;
4、既往患有胃癌前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上一篇:
【健康科普】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下一篇:
关于“幽门螺杆菌”
相关动态
2024-12-20
我院成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NGMA北方联盟常务理事单...
2024-12-19
河南省抗癫痫协会第九届癫痫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4-12-19
I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综合门诊成立
2024-12-19
2024 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年会召开
2024-12-18
2024年“幸福省医·经典共读”读书分享比赛举行
2024-12-18
我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建变态(过敏)反应科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