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后献血,抗体会输给受血者吗?
要是我接受了一个已经打过疫苗产生抗体的人的血,是不是我也就有抗体了?
从理论上讲有可能。
如果献血者因打过疫苗产生了抗体,那么接受输血的人确实可能同时接受了抗体,从而获得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就相当于接受恢复期血浆输注,是一种被动免疫。前提是献血者接受疫苗后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体,并且持续到献血的时候。
但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
接种疫苗和病原体感染可以说是类似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疫苗中的“病原体”被人为改造过了,或者致病性降低(减毒疫苗),或者失去增殖能力(灭活疫苗),又或者是人工制造的(重组疫苗)。
可以说,打疫苗就是打病原体,只不过打的是“被致残”的病原体。
上期科普我们讲过,打疫苗就是模拟病原体入侵,让机体的免疫系统来一场“实战演习”,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能与病原体的特定结构(抗原)结合,从而起到以下作用:
NO.1
占位置
病原体必须通过其抗原与靶细胞膜上的对应结构结合,才能感染细胞,就像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抗体先跟病原体上的抗原部位(表位)结合了,占了这个位置,病原体就不能跟细胞结合了,从而避免其感染细胞。
NO.2
做标记
抗体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而是通过跟病原体表位结合,对病原体做标记,然后由吞噬细胞或杀伤细胞将其消灭掉。
NO.3
连连看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抗体和抗体可以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分子网,把病原体围困在其中,被聚拢并限制活动的病原体就更容易被吞噬细胞消灭掉。
但抗体作为一种游离的蛋白质,在机体里存在的时间有限,一段时间后就降解了。以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为例,据研究大概能维持3个月。
那么,抗体消失了,是不是打疫苗后的免疫保护作用就没有了呢?
并非如此。
想一下,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疫苗,比如乙肝、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肺结核、脊髓灰质炎、流感等等等等。如果每种疫苗都需要维持相当的抗体数量,那我们的血液岂不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抗体。
抗体是一种武器,而且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因为一种抗体仅与特定的抗原结合,这就是它的特异性。
我们可以把血液循环中的抗体看作是在空中游弋的巡航导弹,血液中有那么多导弹飞来飞去,这显然不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防御方式。
生产制造抗体的是B淋巴细胞,或称为B细胞。每个B细胞只产生一种类型的抗体。
接种疫苗后,通过免疫系统的实战演习,产生了能够识别特定病原体的B细胞,这些B细胞能分泌抗体。我们可以把这些B细胞看作是能够制造和发射抗体导弹的移动战斗单元。
接种疫苗数月后,这些B细胞逐渐减少,抗体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但还有极少量的B细胞保留下来,在血液循环中随意游荡,无所事事。
但它们有个特殊的能力:对于某种病原体的特定“记忆“。我们称之为记忆B细胞。
前面提到的我们打过的那些疫苗,我们的身体里都分别有相应的记忆B细胞,这些记忆B细胞大多碌碌无为,默然一生。
但,一旦碰到真正的病原体感染,特定的记忆B细胞就从潜伏中激活,迅速增殖,在极短时间内建立一支B细胞大军,大量分泌抗体,消灭侵入之敌,保护我们免遭疾患痛苦。
当我们痊愈后,绝大部分B细胞又会渐次消亡,仅保留极少记忆B细胞。
可谓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当打过疫苗再献血时,血液里可能有抗体存在,但更大可能是献血者体内仅有极少量记忆B细胞存在,这些B细胞被采集及输注的可能性极低。
如果万一输注了呢?
那也没什么。输入的淋巴细胞是“非己的”,在体内很快就会被受血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
来源:上海市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