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对于献血量有疑问,会觉得献血既然是自愿的,为什么去献血的时候会被建议捐献400ml。为什么要建议我们每次献血400ml?献血400ml对身体有没有害处?了解一下!
建议捐献400ml血液是否合适?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血站管理办法》(2006年)、《献血员健康检查要求》(2012年)中的相关规定,血站工作人员采集血液前,必须征得献血员同意,签署同意书后再进行血液采集。超量、频繁采集血液的,属于违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
另外,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每次的献血量均在400毫升以上;目前,香港和澳门的单次最高献血量为450毫升,而台湾更是达到了500毫升。
对于自愿者的招募是有原则的
自愿原则:献血员献血是自愿的行为,不受任何外来的强制或不正当的引诱。
无偿的原则:献血是一项崇高的行为,是为了救治他人生命。
安全原则:招募献血者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献血招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小化,尽可能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将不可避免的风险缩小到最低程度。
对于无偿献血者来说
一次献血400ml无损健康
根据人体的血液分布及容量,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约有4000毫升血液。一个55公斤的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400毫升,占总血容量不到10%,献血后能很快恢复,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不会产生影响;而且,研究表明一次献血400毫升,更能触及到体内的调节系统,促使暂存于肝、脾等器官内的血液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新鲜血液再生,有利于新陈代谢。
献血400ml对身体的影响
血液的生理构成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正常人体血液占人体重7%~8%,通过计算,一个60kg体重的人含有血液4200ml到4800ml,一般情况下,有10%到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脏、脾脏、肺脏和毛细血管中,当失血时,存储的血液会马上释放出来参与到血液循环中,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献血后生理恢复
献血后通过自我调节,体内的水分及无机盐从组织液渗透进血管中去,肝脏加速合成血浆蛋白,存储的血液也会代偿释放,对血容量进行补充,所以血容量会在一两小时内恢复,血浆蛋白在一天左右恢复。
献200ml全血,对50kg的正常成年人血红蛋白平均下降7~8g/L,仅仅需要7~10天就可以完全恢复。
对于用血者来说
输用400毫升血液有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目前,输血尚具有一定的风险。在输血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血液来自一个人要比来自多个人更安全,多人份的输血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由于血液也是一种异体组织,一个人如果输入他人的血液可引起一些免疫反应,如HLA同种免疫引起的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血浆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等等。通常失血病人临床用血一次多在400毫升以上,如果其使用的血液成分均来自献血量为400毫升的血液,可使受血者被输入的血液来源数减少,致敏源减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因输血而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
血液的分离制备
献血400毫升有利于成分血的分离、制备、储存和使用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临床上患者需要的并不是全血,而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现代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所以,除了鼓励献血者进行成分献血以外,血站也会将献血者捐献的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医生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血液成分。
所以一次献血400毫升,由于各种血液有效成分含量高,所以更有利于血液的分离制备,提高输血治疗的效果。
来源:输血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