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黄体酮注射液新增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时间:2016-11-30

黄体酮注射液因其价格低廉,注射后吸收迅速,血药浓度高,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的适应症为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基于近年来不良反应收集的数据,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1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黄体酮注射液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新增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不良反应】项下增加“注射部位皮疹、瘙痒、疼痛、刺激、红肿, 可形成局部硬结,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也有人工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

【注意事项】项下增加“本品如长期大剂量应用增加局部硬结风险,偶有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人工性脂膜炎等严重的局部反应;通常形成的局部硬结、无菌脓肿的吸收恢复需较长时间”。

不难看出,此次新增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均是与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相关。想知道黄体酮注射液局部不良反应多发的原因,需要先从黄体酮的性质说起。

黄体酮高脂溶性,不溶于水,其注射液的辅料为注射用油,因此黄体酮注射液为油性液体。

而需要使用黄体酮注射液的患者多需长期治疗,以早孕为例,可能需要用至孕3月,甚至到4月。

长期肌内注射黄体酮,对注射部位进行连续反复的刺激,会导致局部部位发生皮肤红肿、伴有瘙痒及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果注射深度不足,注射的药物仅能够达到脂肪层而无法进人肌肉层,药物吸收效果较差。药物长时间停留在脂肪层,会在脂肪层中产生刺激组织,从而引发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硬结。并且大多数接受黄体酮治疗的患者往往卧床居多,局部血流量减少也会引起药物吸收减少减慢,可能会对治疗的成功率造成负面影响。

发生率较低的人工性脂膜炎是指患者用药后,股外侧、腰部和注射部位的皮肤出现的结节、斑块、大面积红肿等,且浸润程度较深,皮肤温度升高,并伴有较为显著的疼痛感。

减少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可以使用热敷或土豆片贴敷,二者取材方面,行之有效。热敷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利于药物的吸收与消散,避免因药物吸收缓慢而形成硬结或囊腔。土豆味甘性平,补脾益气,缓气止痛,外用有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皮肤不良反应实在无法耐受,可以换用黄体酮缓释凝胶,阴道给药即可,避免臀部长期用药打的像筛子一样体无完肤。不过价格较黄体酮注射液高100倍

药师提醒您关注局部注射黄体酮注射液潜在的皮肤不良反应。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