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泡脚、理疗、暖宝宝……这些冬季暖足项目,竟让他们截肢

时间:2019-12-10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暖全身暖。寒冬已至,泡泡脚、做做足疗、贴个暖宝宝,还有什么比暖意融融更让人觉得惬意呢?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这份惬意,有的人甚至因此被截肢。


直到脚趾变黑 他才知大事不好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足亚专科主任张会峰接诊了一位53岁的患者老王,该患者来时右脚的第二、三脚趾已经发黑,趾间皮肤严重破溃,伴随着阵阵臭味,高烧至39.4℃。张主任一看,心知不好,老王的脚趾已经严重坏死,伤口还出现了感染,必须截肢,否则极易造成大面积组织坏死,诱发败血症威胁生命。老王一听要截肢,悲伤难以抑制,他说,自己至今都没想明白,好好的脚怎么会变成这样。原来,天气转冷后,老王总是感觉手脚冰凉,正好家门口洗足店有烤电理疗项目,“一直感觉不热,我就让服务员把档位开大点。烤完后,我发现脚趾上有一小块被烫伤的皮肤,心想过两天就好了,谁知伤口就是长不住,还越来越严重了。”经过检查,老王的空腹血糖波动在7.9-1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达16.5mmol/L,这是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老王的脚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到此,老王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并且发展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无独有偶,老王术后还没出院,病区又收治了一位因为泡脚被烫伤,造成截肢的患者。该患者也是一名老“糖友”,直到被烫伤入院,疼痛感都不明显。


这种病变,让糖友丧失预警机能


头疼、牙疼、腰腿疼……我们一生都在跟疼痛作斗争,殊不知:“疼痛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张会峰说,近一个月,糖尿病足亚专科收治了近10名低温烫伤导致截肢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患有糖尿病足,平时血糖控制得也并不理想。糖尿病足是指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简单说就是由于糖尿病导致下肢血管或神经病变,引起足部感染、溃疡。糖尿病足患者对疼痛的感知不明显,一旦出现伤口要么不知道,要么不在意,此时就很容易造成足部大面积坏死感染。资料显示,15%糖尿病患者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足溃疡。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人数的2.45%左右,糖尿病足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以上。


4个症状预警糖尿病足


1.足部感觉迟钝。2.脚趾发白。一般来说,两类人群经常会脚趾发白:一是肝病人群;二是得了糖尿病。3.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足较为早期的表现,其原因主要是,下肢轻微缺血让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开始出现乏力、麻木。但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缓解。当缺血进一步加重时,甚至会出现休息痛,就是指在不走路、不运动的静息状态下也会疼痛。这种疼痛主要出现在脚趾或者足部的远端,且夜间还会加重,患者躺下时也会加剧疼痛,只有保持足部下垂时才可以缓解。4.下肢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糖尿病足带来的下肢缺血常常会引起下肢皮肤、血管的一些改变。由于营养不良,肌肉出现萎缩,皮肤变得干燥弹性差,皮肤温度降低,还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下肢的动脉搏动会减弱或消失,并且在血管狭窄处可能听到血管发出的杂音。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


1级:脚部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表现。溃疡好发于脚的突出部位,如脚跟部,溃疡多被胼胝包围。2级:表现为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有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4级:表现为缺血性溃疡并坏疽,经常合并神经病变而无严重疼痛,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感染。 5级:坏疽影响到整个足部,病变广泛而严重,部分发展迅速。


糖尿病足应做好这些日常护理


1.每天用低于37℃的温水洗脚5分钟,干毛巾擦干,特别要擦干脚趾间,并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病变。干皮肤可涂润肤霜,避开趾尖即可,不宜使用爽身粉。2.若发现病变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处理或修剪病变处。3.每日做小腿和足部运动。平时不要赤足走路,脚部取暖不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可穿厚毛巾袜。4.每年到内分泌科检查脚部一次,包括脚部感觉和血管搏动情况。


糖尿病足破溃后早期正确处理非常关键,早期伤口处理不当,伤情将迅速发展,甚至波及全足,需要长期换药并多次手术才能修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宣传部 崔冰心)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