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病人在导管室的检查须知
(1)介入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
介入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
①恐惧、焦虑心理:病人没有手术经验,担心术后能否正常摄取营养、能否很快恢复体力、能否进行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一些病情急骤、发展迅速、痛苦不堪,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病人恐惧、焦虑心理就更加严重。
②紧张心理:由于害怕手术,术中无形的紧张感常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不自主地全身肌肉颤抖。
③担忧心理:手术病人最担心医生水平不高,手术不是最佳操作,担心实习生在其身上动刀。
④羞辱心理:病人被送入手术室中,在众目睽睽下,裸露全身,有一种羞辱感。
⑤害怕疼痛:手术病人最敏感的就是疼痛,害怕做手术时疼痛。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不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病人在术前应按医嘱吃药,禁食等,配合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同时要了解自己做什么手术,主治医生是谁。有疑问的要与医生,护士沟通。
病房护士会在术前指导病人训练床上排便,从平车向床上如何移动等内容。术前保证身心休息。
病人到导管室之前把身上的贵重物品交给家属,取下戒指、耳环、项链、假牙等。
(2)进入导管室后病人有以下原因容易引起紧张:
①对环境陌生:病人进入手术等候区后应主动环视四周,尽快适应。
②对人员陌生:医护人员会主动问候病人,及时交流。
③对巨大的机器陌生,害怕:技师会简单介绍,告知机器常规使用位置,尽量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3)进入手术间后:
①护士、技师会对照病历一同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内容,并帮助病人到达手术床旁边,协助病人脱衣服,技师调整手术床到合适位置和高度,帮助病人上手术台。上台后护士会给病人盖好被子,保护病人的隐私。
②护士协助病人摆好手术体位,在进行皮肤消毒时,还会告诉病人手术中安全的必要性和病人积极配合的必要性,所以病人在手术床上不可乱动,是为了防止坠床,病人有任何不舒适及时告诉护士,将由护士协助其完成。
③手术正式开始后护士会给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应用心电监护,必要时给氧气吸入,肌肉注射等护理操作项目,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而做的必要准备,护士的各种操作都是根据医嘱和病情的需要而进行的,操作前会告知病人该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病人只要进行相应的配合就可以了。介入手术病人一般都处于清醒状态,病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与护士和医生沟通。
(4)在手术开始后:
①病人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与医生和护士沟通,但是尽量不要乱动身体,因为一些一次性的手术材料和贵重的器材(如支架,球囊等)是在病人所躺的手术床上放置的,体位的改变有可能使这些物品掉落,一旦掉落后就污染了器械无法重新使用。病人必须要改变体位时可以提前告诉医生,护士会协助病人如何小范围改变体位,医生也会把相应的无菌物品妥善管理好。
②在某些治疗(如放置支架,球囊扩张等)时,病人有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医生可以预知的,会提前告诉病人;医生不能预知的,病人可随时告诉医生,医生则会做相应的解释和处理,来解除产生疼痛的原因。
③术中,护士会观察病人的输液部位是否通畅;面容,脸色有无异常;体位是否合适;询问病人是否有不适的地方等。病人可随时与其沟通。所以病人可以放心的接受手术,消除紧张心理,与医生和护士配合好共同完成手术。
(5)手术结束以后:
①病人应按照护士的指导进行相应的体位配合。因为在导管室进行的检查或者手术,大多是进行的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穿刺点的包扎需要压迫动脉止血,而暴露相应皮肤是必须的。所以在病人的身体移动到平车上以后,不要随便拉动身上没有完全盖上的被子,因为这样是为了暴露穿刺部位,方便护士观察有无出血和医生压迫止血的必要途径。病人应按照护士的指导和要求来做,如果病人觉得身体很冷,护士会在满足暴露部位清晰的情况下给病人加盖被子,调节空调等方法满足病人的要求。
②在拔除鞘管时,有些病人会出现血管的痉挛,有痛感。医生会动作轻柔的操作,病人按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如深呼吸等动作)配合,可以缓解痛感。
③病人穿刺点止血包扎好以后,在观察区观察一会才能回到病房。此间护士会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病人面色和表情,包扎部位有无渗血等内容。病人有不适和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护士会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介入手术检查和治疗结果等病人回到病房后可以详细与医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