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ABO血型及VWF与一期止血的关系

时间:2022-02-27

ABO血型及VWF与一期止血的关系

 

      许多关于ABO血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均证明,与其他血型相比,O型血人群的血栓风险显著降低,但其生物学机制至今未明。最新研究表明,ABO血型系统可以影响血管损伤部位血小板栓子的形成,以及调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降低血栓风险方面,O型人群血浆VWF水平比非O型低25%,VWF对于ADAMTS13的敏感度增强,且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减低。虽然分子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但很大程度上和糖类化合物的结构有关。此外,ABO血型抗原也在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上表达。因此,ABO血型系统不仅对VWF的含量和功能发挥调节作用,同样也影响特定血小板受体。因此对于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VWF聚糖中ABO血型结构

      ABO血型和凝血之间的关系最先在六十多年前提出,现在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ABO血型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肌梗塞发生的重要途径。而且,临床研究表明O型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总死亡率显著降低。尽管有这些数据,生物学ABO血型决定血栓形成风险的机制认识仍不足。正常情况下,VWF在体内生物合成仅限于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在VWF分泌到血浆中之前,需要经过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糖基化,而VWF表达的低聚糖结构影响其生物活性。ABO血型抗原决定簇作为N-和O-残端表达于VWF,15%的N-聚糖末端和1%的O-聚糖末端显示携带ABO血型结构。除了VWF,还有因子VIII、(FVIII)、α2-巨球蛋白、少量其他循环糖蛋白也表达血型抗原结构。

二、ABO血型影响血浆VWF:Ag水平 

      血浆VWF抗原(VWF:Ag)在健康人群中水平变化范围很广,正常范围为50-200 IU /dL。血浆VWF:Ag减少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的原因,而其水平升高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血浆中VWF:Ag水平约66%是由遗传决定,其中30%的影响可归因于ABO血型。许多研究已明确,O型健康个体血浆VWF:Ag比非O型低20%到30%,且AB组的血浆VWF:Ag水平最高。ABO血型对血浆FVIII水平也有类似的影响。最近对于ABO基因型与VWF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ABO基因座对VWF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携带O型等位基因(例如基因型AO或BO)的受试者,与基因型为AA,BB或AB相比,VWF:Ag水平显著降低。孟买血型与O型相比,VWF水平显著降低。

三、ABO血型与VWF功能活性 

      VWF功能评估采用VWF利斯托西汀辅助因子活性方法(VWF:RCoassay)。在此试验中,利斯托西汀结合VWFA1域,并使VWF与血小板Gp1b相互作用,从而触发血小板凝集。之前的研究表明VWF聚糖结构修饰显著影响其生物活性,特别是ABO血型抗原决定簇可以调节VWF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VWFA1域的多态性(特别是D1472H),可削弱VWF结合利斯托西汀的能力,从而降低VWF:RCo的结果,但实际上并没有降低血浆VWF功能活性。而且D1472H在人群中很常见,因此可能会影响某些研究结果。除了维持正常止血的作用外,VWF还发现在抑制血管生成、促进伤口愈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先天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VWF聚糖(包括ABO血型抗原结构)与这些新发现的生物学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ABO血型与VWF蛋白水解 

      VWF通过ADAMTS13等多种途径进行蛋白水解。最近有证据表明ABO血型对VWF水解具有重要影响。Bowen报告说O型组与非O型组相比,VWF的分解速度更快,且对ADAMTS13的敏感性也不同,孟买血型中ADAMTS13蛋白水解显著增强。

五、ABO血型与血小板功能

      ABO抗原结构表达于多种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和糖脂,包括GPIb、IIa、IIIa,、IV,、V以及血小板EC粘附分子-1(PECAM-1)。血管损伤后,VWF与血小板表面GPIb-IX-V和GPIIb-IIIa复合物相互作用,作为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特定受体之间的桥梁,在促进血小板血栓形成中起关键作用。ABO聚糖也表达于这些表面受体上,这引出了ABO血型可能影响一期止血的假设。研究提出,ABO血型的作用均可归因于其对血浆VWF-FVIII水平的变化的影响。最近数据表明,ABO在GPIb上的表达,可能影响该糖蛋白与VWF相互作用的能力。综上所述,ABO血型与血栓形成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已经被发现很多年,然而,其对止血机制和病理性血栓形成的影响直到最近几年才被解释。众多研究表明,ABO血型对VWF的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此外,ABO血型抗原可能具有以前未被认识到的作用,例如调节特异性血小板膜受体的功能等。目前,鉴于血栓相关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聚糖结构对其影响的认识,可能为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WARD S E, O'SULLIVAN J M, O'DONNELL J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group,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primary hemostasis [J]. Blood, 2020, 136(25):2864-2874.

 

转自:友谊输血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