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

输血人都应该知道的艾滋病职业防护

时间:2019-11-29

导读

医护人员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最前沿,极易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途径就是职业暴露,比如注射、输血、手术、实验室检测都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被感染,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清楚的知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置程序,以确保自身安全。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这里的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一冲、二挤、三消毒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提示:局部处理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请求专业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的预防措施。

如何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性评估?

1、暴露级别暴露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如何实施预防用药?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在发生HIV 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4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随访?

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

来源于:感控工作间。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