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科

肥瘦相间的肉,是怎么影响你的血糖的?

时间:2020-08-07



在挑选牛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偏爱肥瘦相配、口感肥美的雪花牛。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人体内的肌肉组织也变成肥瘦相间时,会是怎样的感受?

芝加哥时间6月13日下午,在本次第8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年会上,教授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当脂肪出现在肌肉内部时,会有哪些反应?我们又可以如何应对?


01 
肌间脂肪越多,越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

来自糖尿病与再生学院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的Hofmann教授首先介绍道:IMAT (intermuscular adipose tissue)是位于肌肉筋膜下和相邻位肌肉群之间的脂肪(以下简称肌间脂肪),早在2000年就有研究发现:肌间脂肪与皮下脂肪等体内脂肪组织不同,因为肌间脂肪更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注:左图横轴为皮下脂肪含量,右图为肌间脂肪含量;竖轴为胰岛素敏感性

2019年的一项分析肌间脂肪、皮下脂肪、和肌肉组织的研究发现:与这三者构成相关的基因表达其实是完全不同。因此,肌间脂肪组织与其他脂肪、肌肉组织其实存在很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研究分析还发现:肌间脂肪对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甚至堪比内脏脂肪。


注:左上为肌肉,右上为皮下脂肪、中间为肌间脂肪。


注:从左至右分别为对照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间脂肪。

这主要是因为肌间脂肪可以通过增加甘油二脂在肌肉间的浓度、下调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下调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不同方式对胰岛素敏感性造成影响。

不过,即便同样是肌间脂肪,它们在运动员、较瘦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中的信号表达也不同。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与脂肪细胞相关的表达因子浓度更高;而在运动人群中,与肌肉相关的表达因子浓度更高。

2016年一项研究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的肌间脂肪含量更高,不过,到底是因为糖尿病导致了这一脂肪组织含量增加,还是因为脂肪组织含量高增加了糖尿病患病风险,研究人员尚未给出定论。


02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减少肌间脂肪呢?

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营养学院的Gower教授认为,肌间脂肪与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相关。因此有必要通过减少肌间脂肪的产生而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但是,如何减少肌间脂肪呢?Gower教授为我们分析了饮食成分、运动、体重及体重变化、年龄、血糖等不同因素对肌间脂肪产生的影响。

Gower教授团队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做的两项试验发现:当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下降时,内脏脂肪和肌间脂肪的含量明显减少。

因此,Gower教授强调,在饮食中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选择升糖指数更低的碳水化合物饮食更有益于减少体脂。


注:从左至右,上至下分别为:总脂肪、大腿皮下脂肪、腹部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肌间脂肪、肌肉。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间脂肪含量会逐渐升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会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不如从前。另外,Miljkovic团队2016年的研究发现:体重增长明显的人群比体重稳定或者体重显著下降的人群,肌间脂肪增加更明显。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的控制其实是可以减少肌间脂肪的增加。2008年一项针对老年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1年内不运动的老人,肌间脂肪含量增加了18%;而每周进行2次每次达30分钟的步行锻炼的老人,一年内肌间脂肪含量基本维持不变。

而2011年1项持续1年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和单纯节食、控制卡路里相比,运动更有助于减少更多的内脏脂肪和肌肉间脂肪组织,其中,运动组比节食组减少了2倍的肌间脂肪 (p=0.02)。


注:白色柱状为卡路里限制组,黑色柱状为运动组,两者的热量空缺一致。从左至右分别为: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肌间脂肪、大腿皮下脂肪。


注:2011年一项研究显示,运动有助于预防由于年龄引起的肌间脂肪的增加。如图,70岁的运动员的肌肉和脂肪分布(右上)与40岁的运动员的分布类似(左上),整体脂肪含量和肌间脂肪含量明显少于74岁久坐不动的老年人(左下)。


03 
减少肌内脂肪,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Chow教授的研究角度与前两个讲座不同,他带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脂肪-肌肉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IMCL,intramyocellular lipid,以下简称肌内脂肪)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早在20年前,就有研究显示:肌内脂肪浓度越高,胰岛素敏感度越低。而人体肌内脂肪含量、构成以及分布其实是受到个人运动水平、饮食等因素影响的,因此通过合理地运动和饮食降低肌内脂肪也有益于胰岛素敏感性的稳定,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注:IMCL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那如何通过运动和饮食的调整来改善肌内脂肪的水平从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呢?研究人员大致总结如下:

? 日常饮食中可以增加单不饱和酸/多不饱和酸的摄入,减少外源性的脂肪酸摄入对肌内脂肪的结构的影响;

? 长期耐力训练(比如坚持自行车锻炼10星期),有助于减少肌膜下的脂肪颗粒浓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短期训练没有这个效果);

? 保持长期运动,促进脂肪颗粒与脂滴包被细胞结合、促进脂肪颗粒在后续的代谢活动中被分解、消耗;

? 长期有氧运动,虽然长期有氧运动增加了肌内脂肪的含量,但研究发现,即便运动员体内的肌内脂肪密度与糖尿病人群相似,但胰岛素敏感性却比糖尿病患者高出很多。



注:左图为肌内脂肪浓度,右图为胰岛素敏感性。4组研究人群分别为:瘦组、肥胖组、2型糖尿病组、运动组。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