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平衡膳食模式
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管理或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了地中海膳食或DASH膳食模式,有助于预防或管理高血压、血脂异常,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
地中海膳食模式:
DASH膳食模式:
目前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需要的理想膳食模式:“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
膳食原则: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
种类数量:建议每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食物,如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
能量要求:控制总能量摄入,每餐食不过量。
综合目标:养成平衡膳食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注意进食时间及频率,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保持心血管健康。
中国平衡膳食宝塔:
二、膳食营养
1.谷薯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营养特点: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是平衡膳食的基础。
食量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搭配推荐:每餐有谷类,烹调时“粗细搭配”,如大米与糙米、杂粮(小米、玉米和燕麦等)及杂豆(红小豆、绿豆和芸豆等)搭配食用。
2.蔬果类
食量建议: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300-500g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每天200-350g新鲜水果。
特别提醒: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3.鱼类及畜禽肉类
营养特点: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较丰富。畜禽肉类中,红肉(猪、牛、羊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食量建议:成年人鱼类摄入量每周300-525g;每天摄入畜禽类40-75g,红肉(如猪、牛、羊肉类)摄入量不宜过多。
烹饪原则: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烹调方法,减少营养素的丢失。
特别提醒: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不食用陆生野生动物。
4.蛋类
蛋类:鸡蛋、鸭蛋、鹅蛋等,经常食用的是鸡蛋。
营养特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胆固醇含量也较高。
食量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周摄入鸡蛋3-6个;对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小于300mg(约1个鸡蛋黄)。
特别提醒:如果摄入动物内脏、红肉、虾等其他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则应减少鸡蛋的摄入量。
5.大豆及坚果类
营养特点:大豆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素;坚果富含脂类(包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
食用量建议:推荐经常食用豆制品,每天食用大豆25g(相当于南豆腐约125g,或豆腐丝50g。每周适量食用坚果50-70g。
6.奶类及乳制品
营养特点:奶类等乳制品种类多样,是膳食钙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摄入建议:建议可以摄入不同种类的奶制品,约合每天150-300g的液态奶。
7.茶、含糖饮料和咖啡
摄入推荐:建议一般成年人适量饮茶,每月茶叶消耗量为50-250g,绿茶为佳。
特别提醒:我国含糖饮料消费呈上升趋势,亟需引导,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咖啡须知:西方国家研究多数认为适量饮用咖啡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不同研究建议的咖啡适宜饮用量不同,大多为每天1-4杯为宜。建议饮用咖啡与进餐时间最好相隔半小时以上,以免影响食物中的钙、铁、维生素B6的吸收。
8.钠盐
健康风险:限制钠盐摄入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钠盐来源:钠盐和其他富含钠的调料(如酱油、味精、鱼露等)。
食量建议:控制餐桌上的用盐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提倡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9.辣椒素及辣膳食
营养特点:辣椒富含维生素C,也含有较高的维生素B、β?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其活性成分为辣椒素。
潜在功效:近期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辣膳食有助于增加盐味觉,减少摄盐量、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摄入建议:我国队列研究发现,与不常吃辣食者(<1d /周)相比,常吃辣食者(6-7d/周)的全因死亡风险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分别降低14%和22%。
三、复合维生素及脂肪酸
来源选择:建议一般人群通过膳食多样化摄入维生素、矿物质,不建议单独服用膳食补充剂;推荐一般成年人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鱼、菜籽油、橄榄油等,应选择多品种食用油并经常调换。
食量推荐:食用油摄入每天不超过20g(约2瓷勺),而心血管病高风险的个体需控制总脂肪摄入量。
特别提醒:孕妇等特殊人群服用膳食补充剂请咨询医生。
四、特殊人群膳食推荐
(一)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膳食指导
阅读推荐:老年人家庭营养不得不关注的5个要点
膳食原则:
①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充足,保持适宜体重,不要过于消瘦。
②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进食细软食物;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应主动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1700ml。
③老年人身体代谢机能减慢,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甜食摄入;浓肉汤、海鲜浓汤等富含嘌呤类的饮食,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也需控制。
④老年人需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延缓骨质疏松。
⑤全社会也应积极创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管理的知识,开展定期体检,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对代谢风险升高人群的膳食指导
代谢风险升高是指血压升高、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这5个指标中至少有3个异常时定义为代谢风险升高。
1.腹型肥胖个体:
阅读推荐:中国人如何减肥?100张图文告诉你!
膳食原则:
①总体原则: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和食用量减少能量摄入。
②基本要点: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谷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
③搭配比例:约一半是蔬菜,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鱼、蛋、奶制品和豆类),最后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水果(苹果、草莓等)可以在两餐之间食用。
④专业评估:减少食量(能量限制)应考虑个体化原则,兼顾营养需求、身体活动强度、伴发疾病以及原有饮食习惯;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将每天膳食中的能量减少约15%-30%,以减少脂肪为主,同时减少谷类主食量,但不改变谷类食物占比。
⑥饮食日志:有助于定量估计每天进食情况,促进健康饮食的行为管理。
2.血压升高个体:
①限制钠盐:除了减少烹饪时添加的食盐,还要减少使用含钠的调味品(酱油、味精、鱼露等);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这些食物通常高脂、高糖、高盐。
②搭配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食物,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添加糖和钠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
3.血脂异常个体:
阅读推荐:6步解决社区血脂异常患者的饮食指导
①血脂异常的个体:需要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
②TC和LDL?C升高的个体:更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注意添加糖的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植物油、豆类、坚果等含量较高,摄入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也有利于降低LDL?C。
③TG升高的个体:更应减少每天摄入脂肪的总量,减少烹调油的用量;烹调油选择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并调换使用。
4.糖代谢异常个体:
阅读推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工具
①专业支持:对于糖代谢异常者,需要在专业营养(医)师或团队指导下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在全面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前提下调整总能量的摄入,使血糖、血压、血脂达标。
②体重管理:超重、肥胖个体应当使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m2,或者体重降低5%-10%;对于消瘦个体,应当增加能量摄入达到并维持适宜体重。
③食物选择:日常应尽量多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又要考虑血糖负荷(GL),GI与GL都低的食物(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④其他:膳食中适当增加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及预防心血管病。
⑤补充建议: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预防维生素B12缺乏;目前尚不推荐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鱼油等成分的保健品来控制血糖或预防心血管病。
最后,推荐汇总:
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
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
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
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钠盐<5g 。
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
-END-
参考资料: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