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科

二十四节气汤水推荐—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时间:2020-04-27



二十四节气汤水推荐—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文章首发于:聚说最营养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清明:土茯苓赤小豆煲鲫鱼汤

清明是二十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蕴含着上清下明的意思,说明天空清而大地明,到处一派春耕的繁荣景象。此时大家的活动开始频繁,外出游玩、扫墓等室外运动可以让大家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舒展筋骨,不但感觉精神愉悦,也让瘀滞了整个冬季的人们可以好好的打通“任督”二脉。俗话说得好:清明时节雨纷飞,很多地方降雨比较多,对于“湿气”比较明显的地方,此时更需要祛湿了,在此给大家介绍一款健脾、祛湿、解毒的汤水。

土茯苓赤小豆煲鲫鱼汤

【组成】土茯苓30g(鲜品200g)、赤小豆50g、鲫鱼1条、生姜适量(3-4人份量)。

【烹调方法】赤小豆洗净后用温水浸泡2小时,土茯苓洗净待用,鲫鱼斩杀后去腮、去内脏、刮鳞、刮去腹腔内黑膜后洗净,放至锅里加少量油略煎至两面鱼身金黄色;然后将全部材料(除鱼)放入汤煲内加水,武火煲10-15分钟后改文火煲1小时左右放入鲫鱼同煲0.5小时,放入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解毒。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除湿、利关节的作用,并具有解毒的功效,对梅毒或因服汞剂导致肢体拘挛者有一定疗效。

赤小豆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更主要的是它如《本草疏证》认为“既损其盛,又补其衰”,即它入汤能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赤小豆别名赤豆、红豆、红小豆等,有部分人群在市场或超市购买时易与另一种叫“相思子”的种子相混淆,购买时注意鉴别。


谷雨:桑寄生薏苡仁脊骨汤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谷雨说明寒冷的天气彻底结束了。谷雨,顾名思义庄家稻谷能够得到雨水的滋润茁壮成长,因此谷雨节气自然会比较多雨水,如若秋冬季下雨通常表现为寒湿,而春夏季下雨则表现为湿热,而南方由于气候特点,四月份气温已经明显上升,湿热之气已经比较明显。由于天气潮湿,如果患有风湿的人群在此季节更容易复发,给大家推荐一款祛湿、利关节的药膳。

桑寄生薏苡仁脊骨汤

【组成】桑寄生10g、薏苡仁20g、猪肉50g、脊骨300g、蜜枣1粒(2-3人份量)。
 
【烹调方法】先将脊骨斩块汆水去掉血污,桑寄生、薏苡仁清洗干净,稍浸泡。然后将所有食材一同放入煲中加清水同煲1-1.5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

桑寄生,性平味苦,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其既能祛血中风湿,又益血补肝肾,对于风湿夹有虚证,例如痹证日久伤精的腰膝疼痛、无力比较适用;由于桑寄生有一点苦味,为了改善口感,煲汤时可加入1粒蜜枣。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的功效,此膳中取其渗湿、除痹的作用,对于湿热内蕴阻滞经络的痹痛拘挛都有一定的疗效。
读到此处可能会有人疑惑何为“痹证”,那小编顺便跟大家科普一下,痹证是中医证型,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不能畅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等病均属中医“痹证”范畴。

此膳对于风湿痹痛比较适用,由于薏苡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故孕妇早期不建议过量食用。


立夏:荷冬炖水鸭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5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立夏时节,气温显着升高,并多有雷雨。立夏养生,宜安闲自乐,清淡饮食,切忌暴喜伤心。日常饮食以清热祛湿的饮食为主,同时注意调养脾胃,不宜过量食用冰镇食物,以免损伤脾胃之阳。此时推荐顺应立夏的节气特点的汤水——荷冬炖水鸭。

荷冬炖水鸭

【材料】冬瓜500g、荷叶1角、苡米30g、芡实20g、陈皮少许、鸭300g。

【烹调方法】鸭肉切块,放入滚水中烫煮片刻,去掉污物;冬瓜去瓤,切块,薏米、芡实洗净后稍浸泡,将鸭肉、冬瓜片、薏米、芡实、荷叶、陈皮放于炖盅炖1-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有些人觉得鸭有种臊味,如果加少许陈皮就可避开此味。)

【点评】本药膳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暑的功效。特别适用于夏季湿热的气候食用。膳中水鸭味甘,性微寒,可补气益阴、利水消肿,鸭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是夏季滋补佳品,由于鸭的脂肪大部分分布在皮下,因此炖汤时最好去皮烹调;冬瓜甘淡、微寒,可清热化痰、利尿生津,由于冬瓜皮含多种挥发性成分、三萜类化合物及胆固醇衍生物,其清热利水之功尤佳,因此在炖汤时不宜去掉冬瓜皮。夏季除了热,还时常带有湿气,湿热熏蒸,人们常常感觉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身重困倦,心烦懈怠,故膳中添加苡米、芡实、荷叶等清暑健脾祛湿之药食,可增加药膳的功效。由于此药膳药性稍凉,体质比较虚寒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小贴士】市面上有的水鸭是注水的,因此大家在选购时要注意识别,根据经验人士介绍,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注水的鸭肉特别有弹性,如果拍打的话,会有“卟卟”的声音;其次看翅膀,如果发现上边有红针点或乌黑色,那就可能已经注了水,没有注过水的鸭,摸起来比较平滑,如果皮下注过水的鸭,高低不平,摸起来像长有肿块;最后可以捏皮层,在鸭的皮层用手指一捏,明显地感到有打滑的现象,则很有可能是注过水的鸭。


小满: 绿豆土茯苓煲瘦肉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5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这样解说其含义:“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从这一日起,麦类等夏熟作物的颗粒逐渐饱满,植物纷呈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河溪江湖也开始进入丰水期,所谓“小满小满,江河都满”是也。此时江南一带开始迎来典型的夏季气候,并且暑湿逐渐明显,养生食物则宜偏清凉,可多食沙参、百合、绿豆、淮山、冬瓜、节瓜等药材时蔬,切忌过于温热,以免损伤阴津。

在夏季,不少人患有皮肤疾患,如湿疹、疖病,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款汤水就是缓解夏季皮肤病的辅助靓汤,各位读者不妨试试吧。


绿豆土茯苓煲瘦肉

【材料】绿豆50克、土茯苓(干)30克(鲜品200-250克)、茯苓20克、瘦肉250-300克。

【制作方法】先将绿豆洗净,浸泡1-2小时;土茯苓、茯苓洗净,稍浸泡;瘦肉切大块,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煲约1个小时左右,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点评】中医认为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的功用,自古以来就是消暑解毒的良药。而土茯苓味甘性平,既善解毒利湿,又能通利关节,对部分皮肤病,如湿疹、疖疮等有较好的利湿解毒之功。两者与健脾祛湿利尿的茯苓搭配,不但汤品口感良好,更具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祛湿利尿的作用,不仅适合夏日靓汤的需求,而且常被民间用以治疗暑热烦渴、口干口渴、尿短尿黄以及夏季湿疹、疖病等症,大家不妨试一试。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