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临床营养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医技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日志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特色技术
服务指南
机构简介
? 糖尿病患者饮食24个关键点
时间:2018-10-11
图片来源:汇图网
1.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调整饮食结构,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达到平稳控糖、降低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
不同时间运动对餐后血糖影响不同,餐后散步对降低餐后血糖更有效。相比较而言,高运动强度对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更好,如快走或慢跑比散步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效果更显著。
2.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肥胖和消瘦
吃动平衡是指能量的摄入与能量的消耗保持平衡状态。吃动平衡既是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素,也是调节和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短期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长久则会引起超重和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反之,能量的摄入小于能量的消耗,则会导致体重下降甚至消瘦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消瘦与营养不良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低体重的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
3.监测血糖,合理用药,预防低血糖发生
应先确定饮食治疗方案,积极实施饮食配餐、吃动平衡,以利血糖调节。当饮食治疗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患者自身的血糖变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饮食、运动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治疗状况。
4.主食定量,按需摄入
谷物作为主食是我国居民主要食物来源,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能量摄入及餐后血糖控制的最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主食摄入量因人而异,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体力活动强度、血糖控制水平、胰岛功能以及用药情况等因素,在营养医师/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设计,制定定量的饮食治疗方案。
5.全谷物、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用50g或100g燕麦分别代替部分谷物主食可显著降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体重。每日摄入2餐糯糙米(glutinous brown rice)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HbA1c和甘油三脂水平,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控制体重。与单纯摄入白米饭相比,分别用斑豆、黑豆或红腰豆替换三分之一的白米饭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
6.提倡选择低GI主食
在选择主食时,可参考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与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两个参数。提倡选择低GI 的主食(主要指全谷、杂豆等,当然也与加工或烹调方法有关,作者注)。
7.餐餐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要得当
蔬菜、水果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呈负相关。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纤维含量高,矿物质含量丰富。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膳食的血糖指数,后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呈显著正相关,膳食血糖指数越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也越差。注意蔬菜烹调方式的选择,避免烹调油摄入过量。
8.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 左右,深色蔬菜占1/2 以上
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应低于健康成年人,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宜低于500g。蔬菜摄入量≥200g/d 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腰围均显著低于摄入量低于100g/d 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绿色蔬菜摄入量的增加,患者的HbA1c 水平也呈下降趋势,每日绿色蔬菜摄入量≥70g 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 显著低于每日绿色蔬菜摄入量小于50g 的患者。
9.两餐之间适量选择水果,以低GI 水果为宜
低GI 水果摄入与糖尿病患者HbA1c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与食用一个或不吃水果相比,每天食用两个中等大小的低热量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1c 水平。这可能与水果中富含抗氧化营养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GI 较低的水果,注意合理安排食用水果的时间,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食用水果的数量不易过多。
10.常吃鱼、禽,适量吃畜肉,减少肥肉摄入
畜肉,尤其是肥瘦肉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红肉摄入量与未来体重增加风险呈正相关。红肉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部分通过体重增加和肥胖来解释,而禽肉类摄入与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未见显著相关。
11.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包括加工畜禽肉类),可增加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观察性研究显示,食物来源及饮用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与儿童1 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另外,高盐摄入也是2 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2.每天不超过一只鸡蛋
每天吃1~2 个鸡蛋对2 型糖尿病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 及血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从不吃鸡蛋或每周少于一只鸡蛋者相比,每天超过1 个鸡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13.每日300 ml 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与其他动物来源蛋白质不同,牛奶及其制品可降低2 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酸奶经过发酵,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选择酸奶时应选择不含蔗糖和蜂蜜的原味酸奶。
14.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日豆制品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总量35%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每日摄入20g以上大豆及其制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 HDL-C水平显著升高 。
15.零食加餐可适量选择坚果
研究显示,在摄入白面包的同时搭配混合坚果(开心果、扁桃仁、核桃等六种坚果等比例混合)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反应。与等能量对照组相比,每日膳食中包含50~56g坚果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
应将奶类、豆类、坚果类纳入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中,每日摄入相当于液态奶250~300ml的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类30~50g。零食加餐可选择开心果、扁桃仁等坚果。
16.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30g 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6g。
17.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
饮用茶和咖啡对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包括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等。
18.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酒精会增加口服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对于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酒精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促进酮体生成。过量饮酒还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
19.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寻找自身餐后血糖变化规律。在等能量等膳食结构的前提下,少量多餐能够显著降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波动,有助于预防餐后高血糖及餐间低血糖的发生。
20.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咀嚼次数会影响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血糖指数,与咀嚼15 次相比,咀嚼30 次所测得的大米的血糖指数更高。摄入同样食物,细嚼慢咽(一口饭咀嚼40 下与咀嚼15 下相比)会促进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消化吸收,餐后血糖在15 min 之内快速升高,但是随后血糖趋于平稳,与咀嚼15 下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细嚼慢咽可能有助于患者减少进食量。在超重和肥胖的2 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估的的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21.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500g/d)/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显著降低。
2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六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
23.定期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帮助了解饮食、运动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低血糖可导致不适甚至致命,要注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4.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个体化营养指导的实施应包括:个体化膳食和营养状况评估;个体化营养咨询、营养处方的制定;适度的咨询-随访频率等。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若有专职营养(医)师提供每年4~12 次的随访观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HbA1c 获得12 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显著改善。除能有效改善临床结局外,个体化营养指导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以健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继续享受喜爱的食物。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上一篇: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行动清单
下一篇:
维生素B12及烟酸的相关知识
相关动态
2025-01-02
18个专科获批2024年度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2025-01-01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5新年贺词:继往开来谋新篇
2024-12-30
着力发展女性群医学 率先构建女性健康服务新模式
2024-12-30
程剑剑当选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常委
2024-12-25
我院开展“卫生应急基层行”活动
2024-12-24
王思勤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