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小儿解热药物的合理使用

时间:2014-06-12
       发热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因此解热药物的使用较为频繁,目前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对症治疗药物。在我国大多数解热药都属于非处方药,在药店能轻易买到,因用药不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病案时有发生。

在服用解热类药物时应注意选择,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药品种及剂型相对较多,扑热息痛、布洛芬制剂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易诱发儿童哮喘,哮喘患儿应慎用,应用于水痘或流感期小儿时有出现瑞夷综合症的风险,严重者可致命。安痛定为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某些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重者致命;安乃近为氨基比林的亚硫酸钠盐,解热作用强,易致虚脱,还可出现粒细胞减少,急性起病,有致命危险,1977年已从美国撤市,目前已有27个国家禁用或限用,但国内还有少数地方医院仍在使用;感冒通含有双氯灭痛,既抑制血小板凝集,又可损害肝功能,小儿禁用。

促进本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小儿使用解热药物的适应症:WHO建议,当小儿肛门温度>38.5时,应采用解热药物治疗。小儿高热时骤然退热,可出现大量出汗后虚脱,因此建议体温过高时采用物理与药物联合降温法,从而减少药物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2. 避免重复用药:由于市场上解热药物种类繁多,还有大量复方制剂,因此极易出现重复用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如商品名为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的主要成分为乙酰氨基酚;而商品名为美林、臣功再欣、托恩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3. 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小儿长期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对身体器官影响重大,比如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建议剂量如下: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4~6h/次,布洛芬5~10mg/kg8~12h/次,饭后服用,一般用药时长不超过1周,退热即停用。

4. 加强用药监护:对于药后大量出汗的患儿,应鼓励多饮水,避免加重病情。反复使用解热药者,要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对潜在的不良反应早期发现。

                                                                                                 临床药师    赵成龙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