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专题网
新OA
院史馆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科室导航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党建工作
党建动态
群团工作
党纪学习教育
本站首页
医院概况
就诊指南
入院服务
出诊信息
体检指南
医保服务
通用政策
省直医保
郑州市医保
省内异地医保
跨省异地医保
科室导航
内科
外科
妇儿
眼科
脑血管病
急危重症医学部
生殖与遗传
综合
医技
药学
健康管理科(体检)
国际医疗中心
职能部门
价格公示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学术新闻
技术突破
人文故事
视觉省医
电子院报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2年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科普讲堂
通知公告
最新公告
人事招聘
招采信息
医疗工作
医疗公告
医疗动态
护理工作
护理公告
护理动态
科教工作
科教公告
科研动态
教育培训工作
研究生工作
临床试验
临床营养科
首页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医技
>
临床营养科
>
健康教育
>
正文
科室简介
专家介绍
工作日志
健康教育
通知公告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特色技术
服务指南
机构简介
从爆米花到麦丽素,比卡路里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时间:2018-07-07
2018世界杯!看球怎么能不吃些小吃和点心呢?薯条薯片、pizza、爆米花、小泡芙、巧克力麦丽素,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垂涎,但是也会让人长胖,当然会有很多小伙伴觉得,
大家一起看球就是要尽兴,体重不是问题,有了西希营养学,这个月过了,随时都可以瘦回来。
但是今天西希要跟大家讲的无关体重,而是和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相关。
这些零食中含有的成分不止会让人胖,还真的会让人折寿,甚至变得更容易得老年痴呆
这就是
“反式脂肪”。
在营养学中,很少会说某种营养素是“绝对不好”的,因为大部分营养素多少都有其营养价值,好与不好只是取决于量和搭配。但是也有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这就是“反式脂肪”,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FDA)都已经对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正式说不了。
2018年6月起,FDA已把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从“基本认为安全”的食物中剔除了。
有些读者可能没有注意过“反式脂肪”,有些可能知道反式脂肪不好但是没有注意过“哪些食物中有”,还有的觉得自己购买的都是"0g反式脂肪”的零食所以不需要担心,今天西希就来讲一讲各种零食中都可能存在的“反式脂肪” 。
1
“反式脂肪”是什么?从哪里来?
“反式脂肪”
指的是一类含有双键的不饱和脂肪,但它们的化学结构与天然不饱和脂肪不同,氢原子在双键的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所以称为“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
主要有以下4个来源,我们食物中含量由多到少:
1.
植物油的部分氢化
,得到半固体和固体脂肪,用于生产人造黄油、起酥油以及其他食品(代可可脂等);
2.
油的精炼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或鱼油在精炼过程中可以产生反式脂肪;
3.
牛、羊
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细菌对脂肪再加工会产生反式脂肪,所以牛羊奶、牛羊肉中会含有少量反式脂肪;
4.
烹调时油温过高
(>220℃)或反复油炸。
我们摄入的反式脂肪主要都来自于加工食物,也就是植物油部分氢化和植物油加工精炼。牛羊乳和肉中的天然反式脂肪对于健康的影响并不确定。
所以,
WHO和FDA所禁止的“反式脂肪”实际上指的是加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 也就是第1/2/4条中的反式脂肪,
在下面文章中提的“反式脂肪”也都指的是加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
为什么加工食物中会有“反式脂肪”呢?
植物油比动物油便宜,但是植物油大部分是液态的,容易变质且不能经过反复油炸,也没有奶油那样香滑的口感,为了解决植物油的这些问题,德国化学家发明了“植物油氢化”的工艺,让植物油可以变成半固态甚至固态,这样做出的
“部分氢化植物油”或者“起酥油”容易储存不易变质、可用于反复煎炸、烘焙、甚至可以做成人造奶油抹在蛋糕面包上。
最开始人们觉得“植物的就是健康的”,这样的植物奶油比动物奶油便宜而且饱和脂肪含量低,物美价廉,所以“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成了很多食品制造商和快餐的标配。
1L动物奶油价格40元左右,而植物奶油仅售价20元,1L植物油8-20元不等,而1kg起酥油仅有6元,所以商家的选择可想而知。
很多快餐、零食、烘焙食物中都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
2
“反式脂肪”有哪些不好?真的能“吃死人”吗?
“反式脂肪”对于健康的害处已经是公认的,下面列出关于反式脂肪的FACTS(事实)
会升高坏胆固醇(LDL),降低好胆固醇(HDL)
,而且反式脂肪比之前认为“不健康”的饱和脂肪更明显;
和其他类型的脂肪相比,反式脂肪酸会导致
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更高;
吃反式脂肪多的人
,死于心脏病的更多;
升高炎症因子
,让身体处在一个慢性炎症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导致很多疾病的温床,炎症因子水平和心脏病、糖尿病、心衰的发病直接相关。
在2006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综述也指出,因为反式脂肪对健康的诸多不利影响,让人增加反式脂肪的摄入这种试验方法是不符合伦理的。就像知道这是毒药还要人去吃一样,所以基本没有涉及反式脂肪的随机对照试验。
综合所有大型研究:
每天多吃总热量2%的反式脂肪(每天4g左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23%
FDA已经把反式脂肪从“基本认为安全GRAS”的食物列表中移除了。那么控制反式脂肪的摄入已经从一个营养学问题变成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了。
反式脂肪是不是真的可以吃死人呢?
2016年发表在JAMA上的这篇文章来自对12万人30多年的研究资料[2]:
反式脂肪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还
增加总死亡率
除了心血管疾病,吃更多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导致
神经系统变性病(老年痴呆、帕金森)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上升
3
反式脂肪大事年表
1920年
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发现植物油氢化方法,这种氢化油脂易于保存,烹调的食品美味可口,被食品行业广泛采用;
1990年
代初期,提出反式脂肪可能对健康有不好的影响;
2000年
中期,经过大量的研究对于反式脂肪增加心脏病风险已成定论;
2003年
丹麦成为第一个立法禁止使用部分氢化油的国家,部分氢化油是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
2006年
纽约城禁止餐厅使用部分氢化油;
2006年
FDA规定营养标签中必须标出反式脂肪的含量;
2007年12月
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就可以写为“0g反式脂肪”或“不含反式脂肪”;
2009 年,
WHO强调每日平均摄入来源于部分氢化油脂的反式脂肪供能比应小于膳食总能量的1%(约2g);
2013年1月1日开始
,我国要求所有添加氢化油的食品都必须强制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2018年6月
开始美国FDA将部分氢化油从“一般公认安全”的食物中去除,意味着美国市场上的加工食物都不能随便添加部分氢化油 ;
4
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应该如何辨别?
我们已经知道反式脂肪在加工食物中的名字又叫“氢化植物油”,但是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其他的名字:
代可可脂、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黄油、氢化油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氢化椰子油等)、起酥油、人造奶油、植脂末、植物酥性油等
,如果在食品成分表中看到上面的成分,说明这种食物很大概率含有反式脂肪
在2012年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中,2012年检测了部分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
烘焙食品、调味品、巧克力糖果、植物油、油条油饼中反式脂肪含量较高(高于0.3g/100g);
巧克力糖果类最高的反式脂肪含量可达15g每100g,而我们平时买的一块巧克力大概50g,还有专门用来烘焙的巧克力砖,都不是天然可可脂而是代可可脂;
饼干中:
威化饼干、夹心饼干、曲奇饼干
的反式脂肪含量最高,某些巧克力威化饼的法式脂肪含量可达5-7g/100g;
糕点中:
泡芙
反式脂肪含量最高,平均可接近1g/100g,
奶油面包
的反式脂肪含量也较高;
速食食品中:
比萨饼
的饱和脂肪含量最高,这与制作过程中需要涂抹乳酪有关,而这些乳酪可想而知又是以廉价的植物黄油为主;
小吃中:含油量较高或经过油炸的食品如
麻花、馅饼
等饱和脂肪含量最高;
固体饮料中:
奶茶、奶精
中饱和脂肪含量最高 。
5
标签上的“0g反式脂肪”是不是意味着健康?
“反式脂肪”最可怕的地方是
即便吃的很少,对健康也是有害的
。即便每天只吃总热量1-3%的反式脂肪就会增加死亡率。
对于每天2000kcal的膳食,1%热量就是20kcal,转化成脂肪的重量就是2g,WHO推荐
反式脂肪的摄入在
上一篇:
“食品塑料包装”——我们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下一篇:
维生素E、维生素K你应该了解的
相关动态
2025-03-01
巡视公告
2025-03-06
我院参加2025年河南省“学雷锋 我行动”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
2025-03-05
“医路香伴 芬芳时光”香薰蜡牌创意工坊DIY活动成功举办
2025-03-04
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研讨会举办 永城区域骨干医师受益
2025-03-04
透析妈妈终圆梦 多学科护航河南首例透析患者成功分娩
2025-03-03
第26届全国“爱耳日”大型义诊活动举行